第117章 乾元斋(3 / 4)

虑了。”

姜氏‘哎’了一声,也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事,遣了屋里的人,单单留下二人说话。

“我也是糊涂了,这档子事现在才想起来与你说起,”姜氏拍了拍自己的大腿道,“前些时候发生的事儿……那位任了吏部尚书。”

姜氏当时听到这则消息时正在夹菜,一向礼仪甚重的她差点掉了筷子,她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此事的……自家老爷没有,自己更没有。倒也不能这般说,赵珣此人已至吏部侍郎,下一步便是尚书之位,也是迟早的事……

只是,这也太早了。

他今年才不到而立之年,已至如此高位了,以后入主内阁也是迟早的事儿。

而最让姜氏更是觉着有些恍惚的是,莞姐儿与他是定了亲的。

赵珣与莞姐儿是定了亲的。

明明是她首肯的,姜氏却有些不敢相信了。

那嫁过去,先是一侯夫人,赵珣替她挣个二品诰命也是简单,他以后定也是出入内阁的……姜氏想着自己闺女许是京内极为贵重的夫人了。

温莞回道:“这事儿我听意浓表姐同我讲了……我也是没想到。”

姜氏点了点头。

只是到底是做母亲的,想的也是比别人多的。

“他救过你一命……我自是觉着他比其他人好。但到底是淌了如今这浑水还能全身而退的人,不是什么心思单纯的,”姜氏担忧道,莞姐儿是她女儿,她总是要处处想到的,“若说心思单纯,恐也不会到如今这位子了……他远比你父亲官位大,温府也是比不上永宁侯府,你嫁过去虽是好的,可到底娘家是不如的,但莫失了志气。不过若受到了什么欺负,娘怎么样都会为你出气的。”

姜氏说多了,不由得想到了以后。

温莞笑了:“都还没嫁呢,连正式提亲都未提亲,娘亲怎么想到这般远去了?不过娘亲说的那些个……我自会注意的。”

姜氏本想多说几句,听得温莞说会注意后也不多说此事了,回到了书院的话题上,虽没有知晓全部的,但到底都是京内的簪缨世家,互相定亲的事儿连姜氏都略知一二,不过温莞也未想到自己娘亲对秦国公府宁世子的亲事极为关心。

姜氏道:“倒不是我关心着秦国公府的亲事,我虽未上过你们书院,但我也知你们这个时候啊,不少姑娘家都定亲了,剩下的无非是特别好的,等着结业更上一层楼。我们的门第是比不上他们这些侯门贵胄的,可你学识如此,自是不用顾及什么门当户对。然娘亲先是听得了不少传言说你与那宁世子相配,后又是说你配不上,唯有那谢长宁配得上。娘亲也想知道知道,这连我家莞姐儿都配不上的男子最后会娶了哪家的姑娘?”

姜氏说话平平淡淡的,不过温莞觉着有些搞笑,娘亲当时听到流言时定是被气着了。

不过说起宁兆麟,抛开他那幅态度,也可称之为完美了,客观来说。

温莞道:“秦国公府的这位宁世子性子说不上来怎样的好,其余的倒是不错的,娘亲可可听过他,或是见过他?”

姜氏道:“听得都快耳朵起茧了,见是未见过的。”姜氏喝了口茶,继而又随口道:“不过再好,也是及不上赵家世子的。”

温莞一听此话,都不知说什么好,只当她娘亲是在调侃她罢。

姜氏可没调侃的意思,她说的是大实话。

只不过谁会将宁兆麟与赵珣放在一块儿比较的……到如今这情势,大多都会下意识将秦国公与赵珣比较吧。

那就算是大实话了。

年学上来,白鹿云溪等书院的学子也正式开始进学了。

也不知是否是温莞的错觉,不过一个冬日,周围的同窗们都变化了不少,然而或许并非是错觉,一个个的比入学试以来,都高挑了,面容也都褪去了些许稚嫩,有些胸前鼓得也真是快……

谢长宁真真是个大姑娘了,温莞在年学上来瞧她的第一眼,她正站在甬道尽端,周围还有着未融化的白雪,她与周遭人穿得衣物虽相同,不过举手投足之间尽是风范了。

与他人聊天时见着温莞,和煦地同她打招呼,那股大气温莞也较为感叹。

当下想着宁兆麟与谢长宁有些相配,一个这般看不起人,一个又如此完美大气,一方迁就着另一方,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进学后也少不得进行一番攀比,贵女之间的攀比自然不是什么低俗的比较,那都是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稀奇玩意儿,引得她人询问后才谦虚说明来历,无非都是些珍贵物,若不是也不会拿出来。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儿了,比起学业的重要,这些都不值得一提了,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云溪书院的紧张进学中。

较去年似是更忙了,除了学业上的事,因听闻不少文会将以云溪书院为地点进行讲学,翰林院学士、礼部大臣、白鹿书院的一些大儒都会亲自前来。

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且都是从自家在朝为官的父兄口中听来,自然不是什么胡诌之言,而是有一定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