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什么都不用想(1 / 2)

云溪书院的水镜亭, 坐落于书院归云湖的一角。从亭中眺望,还可将一湖之景收纳入眼。

亭中有二人, 赵珣身着一袭月白地云海纹袍子, 束以金冠, 少了一丝威仪却多了几分儒雅, 坐在对面的老者须发已白,面容颇为严厉,执黑子落于棋盘。

“许久不未见了, ”老者淡淡出声, 问道, “近来可好?”

赵珣指间微微摩挲着玉谍, 慢慢回道:“学生一切都好。”

老者换了个姿势,看了赵珣一眼, 并未多问什么, 他已不涉世多年,平淡道 :“那便最好了。”

一片沉默过后。

老者再开口:“你若空闲, 过几日上一趟孤山罢。”

“学生知晓了。”

此话刚落, 就听得远处传来笑声, 爽快至极,从远及近。

来者乃文石先生, 也并非一人, 身后跟着不少在朝大员, 文石先生大笑着, 边往水镜亭走来边道:“畅快!当真是畅快!玄明, 你可得听我说说!”

玄明?

身后的不少官员一听这名字,当下一震,玄明先生?!可是他们所想的那位玄明先生?五年前便宣称闭关的当世大儒,说是文史先生的前辈都不为过,先祖陛下与当今圣上都亲自上门请之入朝为官,都吃了个闭门灰,实乃天下奇才,通古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占星卜卦皆有涉猎……今日,不仅文史先生来了,连这位先生都来了吗?

有些人的脚步不由得快了些,终是见着了亭中老者,立刻拜见:“今日还能见着玄明先生,真乃三生有幸了……”

那先生对面的男子……

认出了赵珣的一些官员也立刻拱手:“还不知赵大人也在此,我等见过赵大人。”心里头却嘀咕,怎么一点都未听得赵珣来此处的消息?还与玄明先生坐在了一道儿?

后暗自一拍脑袋。

真真是个榆木脑袋!

怎么还忘了他们二人的关系,这赵世子好似还是玄明先生亲自收的学生,叫他一声老师的,说来当年宣布此事时,引起了不少轰动呢,连当今圣上都特地宣旨召赵珣入宫想试试他才学。

赵珣免了他们的礼,让人皆入座,继而问道:“文石先生方才说连声道畅快,可是文会上有何事发生?”

文石先生抚着胡须笑道:“你二人未去,可惜了。”

“是啊,精彩二字不为过。”

有官员开口将文会上宁兆麟与温菀的那场对论与玄明先生及赵珣一说,玄明先生‘哦?’了一声:“这般说,倒真是有些可惜了。”

赵珣未说话,面色平淡。

众人说着,先说着文会发生的事儿,继而又讨论起了学问,唯独略过了政事,所有人心照不宣地一个字都未提。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岂不知在现阶段有些话是说都不能说的,怕惹了是非,又被人听了去,躲都躲不过去。

于是也便这般谈谈诗词歌赋,聊聊人生哲学。

直至申时才止,二位先生启程回白鹿书院。

*

温菀这边,文石先生走后,本有些抑制的目光都往这儿看了过来,宁兆麟大伙儿都有了解,而她对于有些人来说等同于横空出世,实在是好奇极了。

就算她再不当回事,也忍受不了那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观察她,趁着人都往外涌、稍加混乱时,温菀想拉着许涵妍一道走了。

不料被人不小心挤了一番,许涵妍冲那人道:“可小心点看路!”

继而扶住温菀:“无事吧?真真是不看人就过来,若你不站稳些,这会儿被此人冲撞得恐要摔了。”

温菀收紧左手,笑道:“无事了,许是不小心的,我们寻个安静去处。”

很快远离了嘈杂,许涵妍道:“其实我有些困乏了,想回府休憩一番,不过等会儿书院还有好些活动,他们千里迢迢赶至京师,定不会这般早就回去的,许是有什么诗会文会的。要是被我祖父听着我偷懒回府,回头又要将我一顿责……你呢,你可要回去?”

温菀摇了摇头,道:“三哥哥应还要再待会儿的,我与他一道走。”

许涵妍叹气:“罢罢罢,本想着去你府上拜访拜访,顺道喝口茶,现下这机会都没了。”

“以后有的是机会,又何必急在今日,你现在觉着困乏,等会儿与人说笑起来了,怕是精神的很。”

“就你贫。”许涵妍点了点温菀的鼻子,又往回走道,“那便去瞧瞧她们。”

温菀‘哎’了一声,跟在她后头,趁无人注意,展开方才被人塞在手中的纸条,熟悉的字眼立刻映入眼中。

申时三刻,水镜亭。

看完后又将纸条匿于袖中,纸条虽被藏着了,却掩不住内心的欢喜,连许涵妍在前头喊她,应她的声儿都带着几分怡悦。

许涵妍暗衬,怎么忽然间就变得这么高兴了?

这念头也是一闪而过,二人很快回到了人多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