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建立武成岩被尊为武皇,此号实在算是名副其实,而纪贇退位之后,并没有受到武皇的猜忌和迫害,被封为秦王,过着悠闲逍遥的生活,最后得以善终。
武成岩成为大周武皇后,世人又发现,这位武皇不仅是统兵打仗了得,就是治理国家也是很有一套,他知道天下连年征战,早已是元气大伤,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是猪狗不如,便下旨免除赋税,并且专门派人督管此事,如有官员阴奉阳违,贪赃枉法,便会受到严惩,只此一项,就让天下百姓觉得武皇是个好皇帝,绝对有前途。
武皇还将大周国土划为九州,分别是兖、冀、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而当年的秦国就在雍州,这里也是武皇的发起之地,对这里武皇是格外关照,花费来很多人力物力,使得向来贫瘠的西北边陲,有了几分活力朝气。
当然雍州百姓也对武皇是感恩戴德,在雍州很多地方都建有专门供奉武皇神像的神庙,在潼关更是有座很大的神庙,终年香火不断,人气很旺。
武皇开创大周皇朝的第一战就是潼关发生,实在是具有纪念意义,而我们的故事也是在潼关开始,而它说的不是一个皇朝帝王的兴起,而是一个传奇,亦或是神话的崛起。
正午时分,潼关城里依然热闹,很多人不顾秋日炙烤,还在城里兴致勃勃的转悠着,这也难怪,今日是十五,是潼关大集,附近乡镇的老百姓都会赶到这里,买些东西,卖些东西,各求所需,集市就是这个功能,要的也是这样的热闹气氛。
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什么人都有,众人走走停停,穿行在县城之中,大家或买或买,或是纯粹来看看热闹,总之偌大的县城到处是喧哗之声,几乎没有一个安静之所。
不过有个人却是流露出了与周围气氛格格不入的气息,他只是个少年,甚至可以说他是个孩子,只怕也就十岁上下吧,很瘦弱,衣着褴褛,蓬头垢面,看他的样子似乎是个乞丐,小乞丐。
但与别的乞丐不同,他从不伸手乞讨什么,反而是尽量避开人群,他似乎是有所畏惧,或者是躲避什么。
他其实是很饿了,面黄肌瘦就是他现在的状态,他的眼睛很大,只不过饥饿使得他双眼毫无神采可言,但当他看到路边摆放的食物时,眼睛里就会有光彩闪现,是那么亮。
只不过这样的眼神只是一闪而逝,很快他就没了精神,他暗暗咽口口水,舔舔嘴唇,这样之后他似乎就能抵御饥饿的侵袭,然后远离食物,不再回头。
这是个奇怪的乞丐,也许他并不是乞丐,可他的打扮实在和乞丐没什么区别。
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这年头乞丐虽然少了,可毕竟还是有的,据说这门职业可是有着极为悠久古老的历史,以前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
奇怪的小乞丐有气无力的走在县城中,虽然他没有主动乞讨,可还是有好心人送给他食物,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孩子真是很饿了,若是再不吃饭真的会要饿死。
一个好心的大妈正好买了几个包子,又正巧看到了小乞丐,就拿出两个包子塞在了小乞丐的手里。
她的举动让小乞丐一怔,看着手中的包子,再看大妈那张带着怜悯而又善意的笑脸,小乞丐大眼里忽的就有了一层湿气,随后他居然说道”谢谢您。”声音很低,他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大妈很惊讶小乞丐会这么说,微微一愣,再又看到小乞丐虽是面黄肌瘦,脸上满是泥垢,可那双大眼和脸上的轮廓都是很好看的,如果清洗干净这孩子肯定很漂亮,只可惜他是个乞丐,流浪儿。
大妈叹息一声,只说了声“可怜的孩子。”然后就摇摇头离开了,送给小乞丐两个包子她能做到,至于别的她是无能为力的。
小乞丐却已是非常感激那位大妈了,手中的包子还热乎乎的,温暖着他的心,让他顿时有了精神和力气,正想一口吃下去,可不知为什么他犹豫了一下,随后四下一看,接着就找了一个偏僻的小巷快步走了进去。
小巷里很安静,因为所有人都在赶集,这里似乎都有点与世纪隔绝的味道,小乞丐很喜欢这个地方,手拿包子小心翼翼的坐在一处台阶上,此刻他的眼睛里满是光彩,注意力都在包子上面,而他却没有发现,在他进入小巷后,就有几个人跟着也进来了。
就在小乞丐张大嘴巴向着一个包子咬下去的时候,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忽然在他身后响起“哎呦,这是从哪冒出来的小鬼,要饭居然就要到我的地盘上了。”说完,又是一阵怪笑,声音洪亮刺耳,很是难听。
突如其来的怪叫让小乞丐受惊不小,双手一抖,两个包子就掉在了地上,这可是他几天来唯一的口粮,顾不得别的,他慌忙低头去捡,就在这一刻,一只大脚忽然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不偏不倚就踩在了两个包子之上,并且还十分用力的揉了几下,结果包子就成了烂泥似的东西,根本不能吃了。
小乞丐见状,整个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