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31(6 / 8)

教好带回去给人玩儿呢。

当然林平之也就是意思意思地问一下,但愿楚留香和崔略商能及时赶回去吧,默默地给点了根儿蜡,一样没什么良心的好徒弟就重新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礼物”上,快活地拎着木高峰走了。

**

应全和林平之师徒俩是各寻各的乐趣去了,稍微提了一嘴就被抛之脑后的冷血其实并不需要林平之点的蜡。

事实上,这娃对自己的遭遇还在懵逼。

冷凌弃是诸葛神侯的四个徒弟里排行最末的,也是年纪最小的,从小被狼群养大,虽然伸手骁悍,身上却有种不谙世事的单纯。

冷凌弃长得还好看,冷若冰霜的俊俏面孔配上一双柔软如春草的碧色眼睛,对着这种反差萌,不仅诸葛神侯,就是上面三个师兄也难免就会产生一种老父亲的慈爱,对他格外宠溺。

都是糙汉子,宠溺的方式也就是惯孩子。

冷凌弃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尤其是遇到女人(他眼里的雌性)就更不会说话了,再被这么惯着,冷凌弃索性就任着性子来,习惯性地独来独往,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本来就是空降新人,偏名声好大地压在了一众老人的头上,四大名捕在六扇门里头人缘其实都不怎么样,其余的捕头对他们敬畏多过敬服,除了一些真正不慕名利的老前辈看他们时有种后继有人的安慰感之外,其余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排斥他们四个。

而冷凌弃又总是这么一副生人退散的冷脸,不了解的人看着就是高傲自负目下无尘,可以说是师兄弟里头人缘最差的一个了。

崔略商跟楚留香出去吃饭,除了挖墙脚的心思之外,更多的也是为了套套看还能不能掏出更多的细节和消息来。

冷凌弃留下带着跟来的六扇门捕头们守着薛家两兄弟。

说是带着,实际上冷凌弃也不会吩咐他们做事,就是吩咐了,那些捕头也不见得就会老实地配合。

冷凌弃虽然不善言辞,直觉却是四兄弟里最灵的,也最敏感。

不仅是其他捕头排斥他,他也排斥其他捕头,总觉得这些人都靠不住。

格格不入之下,干脆他就自己守在关着薛衣人和薛笑人的房间外。

到底也是江湖上名震一方的宗师级剑客,崔略商安排的时候还是给了他们充分的尊重。

请了张简斋过来,迷药也帮他们解了,也没有点穴或者上镣铐来限制他们的行动,只是限制了他们的内力。

看在薛衣人是唯一能管住薛笑人的份上,还特意把他们关在了同一间房里,免得薛笑人搞事,或者两兄弟再一言不合就玩个自尽什么的。

冷凌弃是单纯,不是傻。

这件事情背后涉及到的人物方方面面都有,盘根错节。

这些从前花过大把银子把薛笑人和他训练出的杀手们当成趁手的利剑使唤过的人,此时肯定全都希望薛笑人早死早好。

冷凌弃对薛笑人那种“我虽然打不过你,但我要搞个大事出来吓死你”的想法完全不能理解,对薛衣人那种教育严重失败导致的悲剧下场也没什么感想。

只是,当初与薛衣人交手时,薛衣人对他的剑法多有指点,他领这份情,所以要尽忠职守,至少在被送去审判之前要保住这两兄弟的命。

玩了一手灯下黑。

其实崔略商安排羁押薛家两兄弟的地方就在某处因偏僻已经很久没用过的别院里。

薛家这一代当家的是薛衣人,是当世最有名的剑客之一。

名声太大了,盖过了他的先祖们,导致人们一提起薛家庄就想起薛衣人,甚至大部分人都觉得薛家庄就是薛衣人创建的,是个以武起家的地方。

其实还真不是。

薛衣人其实算是出身世家,祖上也出过不少当官的和读书人,只不过后来没落了,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等到薛衣人以剑法闻名之后,家业就重新兴盛起来。什么田庄啊铺子啊其实都不少,别院这种用来消暑避寒或者附庸风雅的地方也不缺,只是薛衣人和薛笑人都是武痴,所以多半都荒废了。

这一次抄没薛家,这些地方的地契都被抄了出来,崔略商便灵机一动,索性在里头挑了一座最不起眼的用来关人。

这地方远在城郊,周围都没什么人家,原本可能是农田,后来无人打理就成了一片荒草丛生的荒野,既方便隐藏,也方便防备。

甚至连薛家哥俩自己都不知道这地方其实就是他们家的。

薛衣人和薛笑人这对兄弟已经不能用关系好不好来评价了。

薛衣人愿意一死替弟弟顶罪,但就是不愿意好好说句软话肯定一下弟弟在剑法上的成就。

没办法,他是个剑客,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好就是不好。

剑法到了一定的程度,便不是单纯的剑技问题,再要往上走一步,就是心境的问题,这就是道。

薛笑人的剑法是薛衣人亲自教出来的,剑技已至巅峰是基本的,但他心境不行,那一步就是迈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