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1 / 3)

溪河杂记 午后淡茶 4334 字 2017-10-08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民国,山东,荒野里透着刺骨的凉意,泥地里布着枯草,一层露水打湿了泥面,几棵死树连树皮都没了,飘散着一股死气。

远处逐渐传来几声吆喝声,一架马车由远而近,车夫是个老头,白花的胡子,穿着粗布褂子,顶着一顶破草帽,一匹干瘦的老马拉着车,蹄子吧嗒在地里,溅起一层灰,小跑的速度走着,车轱辘发出吱呀的叫声,在寂静的荒野里显得格外刺耳。

砰!

突然前面山坳里传出一声枪响,吓得老马有些慌乱,发出一声嘶鸣,而车夫赶忙安抚,车速不可避免的降低下来,从山坳里跳出七八个人来,逼停了这辆马车。

为首的是个黑矮的男人,穿着黑色马甲,戴着一顶圆帽,一双细眼围着车夫瞄来瞄去,手里拎着把三八大盖,脚上的靴子有些大,拖拉了两步,枪管搁在马车踏板上:“有吃的吗?”

“有有,长官,有的。”

老头有些慌张,赶忙解开包袱,捧出仅有的几块黑乎乎的面糊,黑矮男人也不含糊,抢过来就塞进嘴里,大口的嚼着,一边嘟囔着:“真难吃,猪都不吃。”

他身后的那些兄弟均是面露菜色,骨瘦嶙峋,浑身布衫破破烂烂,有的提杆土枪,有的拿着草叉,也有的拿铁锹,望着黑矮男人手里的面糊糊,咽着唾沫。

“大伙都有难处,这年头啊兵荒马乱的,听说日本人已经打进青岛了,我们兄弟就借老头你一点东西应应急,可以打欠条嘛。”

黑矮男人一双眼睛布着血丝,瞅着车厢,不耐烦三个字写在脸上。

“长官,真没什么东西啊,里面都是些破衣服,就行行好,放小老儿过去吧。”

老头苦苦哀求着,黑矮男人不为所动,他不耐的抓住老头的衣服,一把扯过来扔在地上,顺便踢了一脚,疼的老头蜷缩成一团。

“老东西,不识抬举。”

黑矮男人吐了口唾沫,伸手去撩布帘,而那布帘却先打开了,钻出来一名女子,眉目清秀,肤白凝脂,一头乌黑秀发扎成一条粗粗的麻花辫,在这荒野里如盛开的一朵莲花,惊得那黑矮男人倒退了几步。

“阿爸,还疼吗?”

姑娘跳下马车,扶起地上的老头,眉眼冷漠的看着黑矮男人,而老头却快急哭了,喊道:“闺女你怎么出来了,我老头子没事啊,快进去,不关你的事。”

老头又转过身,噗通一声给黑矮男人跪下了,重重的磕头,哀求道:“小老儿在北方原来就几分田,可是这天灾人祸,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往这十几里外的县城去投奔亲戚,老伴去的早,就剩和这个闺女相依为命了,求长官给条生路吧,求求长官了……”

黑矮男人一双小眼睛溜溜的转悠着,他问道:“你在县城里有什么亲戚。”

老头仿佛抓到了什么救命稻草,连忙说:“郑天河郑大官人,小老儿是他的叔伯,听说他现在当了大官,可厉害着呢。”

“原来是郑副县长的叔伯啊,失敬失敬,哎呀,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

老头也不敢托大,小声的问:“长官也和郑大官人有亲?”

“我杨二哪敢高攀郑副县长啊,我还怕他老人家一枪崩了呢,我这是想和老头你结个亲家,你看你爷俩无依无靠的,投奔了郑副县长也不好使啊,家里还是要有个男人,这样日子才过得去。”

这杨二皮笑肉不笑,扶着老头,说出的话却让老头两眼发黑,他急得跳了起来,大叫道:“杨长官使不得啊,真的使不得啊,求求杨长官发发善心,放过小女吧,杨菩萨,你慈悲心肠,就放过我们吧……”

杨二收起虚伪的笑,板起脸来,大声喝斥道:“我这就是大发慈悲了,给你们找一条活路,不识好歹,不愿意就算了,老头你滚吧,去投奔郑副县长吧!”

“谢谢杨长官,谢谢杨长官。”

老头儿弓着身子就要牵走马车,杨二却挡在他面前拦住去路,老头又快哭了:“长官这又是要干什么……”

杨二冷笑道:“我说放你去投奔郑副县长,可没说让你带着马车走啊。”

“可是后面还有十几里山路,这、这实在是……”

杨二打断了老头的话:“你长着腿是干嘛的,不会走啊,不会走就剁了吧,留着也没用。”

“好、好好,就当是孝敬长官了,娟儿,我们走吧。”

“哎。”

娟儿走出马车,而杨二又挡住了,他嘿嘿冷笑着:“我只让你老头一个人走,这姑娘得留下,滚吧老头,记得拿三百银元来赎人,别拿法币来糊弄我杨某人,那几张废纸擦屁股都嫌废!”

老头儿抹着眼泪哭哭啼啼的走了,再三叮嘱杨二千万要等他拿钱来,直到杨二拿枪抵着他的后背才肯离去。

杨二踢走一块石头,望着那匹老马两眼直冒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