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修改)(4 / 5)

你在自学初中课程啊?”

赵珍珍抬起头,感受到四周诧异的目光,十分坦然的笑了笑,说道,“是啊,以后若是遇到不会的问题还要请教你啊!”

张璐璐在进工作组之前在大学里当辅导员,本来就很好为人师,闻言立即说道,“师母你这么说就客气了,随时随便问啊!”

赵珍珍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并不是陈组长不给赵珍珍安排工作,而是现在工作组最近的事情不多,没人写大字报了,不需要熬夜盯着了,学校上下尚算平静,他们的工作重心现在是排文明戏。按说起来这不算什么难事儿,但偏偏卡在了第一关选择剧本上。

文明戏的事儿其实陈组长筹备了一段时间了,他们计划排两个戏,一个是《平城颂》,另一个是《月亮湾》》

《平城颂》讲述是,在平城解放斗争中,务工队的方队长受伤后被敌军追杀,在后山上被善良的村民红嫂营救,敌军得知后将红嫂抓起来毒打,红嫂被打的遍体鳞伤,但还是坚贞不屈,最后更是将计就计逃出了敌人的魔爪。

后来救援的队伍赶到,一举歼灭了敌军,方队长和村民们都彻底安全了。

《月亮湾》则是一对青年男女真心相爱的故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是高中同学,两个人约好了毕业去男方的家乡月亮湾参加农村劳动,毕业后,男同学回到农村,女同学的妈妈坚决反对女儿去农村,女同学却一个人偷偷去了月亮湾,男同学一家人都对她很好,但女同学是大城市的娇娇女,不能适应农村的劳动,这个时候。女同学的妈妈也来到了月亮湾。虽然女同学左右为难,但最后还是经受住了考验,最终和男同学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两部戏是陈组长精挑细选的,自认为无论是选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很好的,然而剧本大纲经由张处长上报到市政府,却都被上头毙掉了,说是不太符合现在的时代新风。

陈组长顿时觉得十分牙疼了,要说出别的毛病他还能整改一下,这下子等于彻底否定了啊,那他还得继续找挑本子。

他手里的剧本不算少,但越挑越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对,自己忙活了好几天没有任何结果,张处长那边还天天催着,陈组长十分无奈,忽然就想到了赵珍珍。

他们工作组现在并不缺人,张处长却亲自借调了这么一个女同志,陈组长觉得好奇之余,去查看了赵珍珍的履历,当他看到文化程度那一栏是初中学历时,就没再细看,还以为是上头领导的关系户呢,因此,什么日常工作也没给她安排。

现在想到赵珍珍,也是有碰碰运气的想法,虽然这一位女同志只有初中学历,但人家和他手下的一棒子生瓜蛋子不一样,已经参加工作十来年了,兴许能想出好点子呢。

陈组长推开大办公室的门,组员们立即停止了喧哗,郑东超十分积极的问道,“组长,咱们今天的任务是什么?”“

陈组长没说话,而是将厚厚一摞的稿子分给大家,说道,”这是入选的剧本大纲,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甄选出比较适合的优秀作品,并要说出自己的理由,今天下午就要出来结果啊!“

十几个年轻人异口同声的答应了。

陈组长看向赵珍珍,十分客气的说道,“赵同志,我听张处长说,你在国棉厂就有排文明戏的经验,而且取得了很大的反响,这样吧,你跟我来,咱们探讨一下剧本的大致方向!“

其实关于文明戏的问题,赵珍珍还真是有一点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当听陈组长说《月亮湾》和《平城颂》这样的剧目都被否定了之后,她笑着说道,“陈组长,其实文明戏可以排的内容很多,但市政府既然有要求,想必是要紧跟形势的,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弘扬无产阶级生活作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如咱们从这一方面入手,要是有合适的剧本尽量往这上面靠一靠!”

陈组长听了有点懊恼自己怎么没往这方面想,他本身是学校中文系的年轻讲师,挑选剧本总是先考虑了文艺上的价值,没有跟政治结合在一起来考量。

他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赵同志说的很对,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定剧目!”

然而接下来的时间,陈组长将手头上的剧本都扒拉了一个遍,也没找到合适的。

赵珍珍看着陈组长一筹莫展的模样,笑着建议道,"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既然是文明戏,就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不如干脆不用这些剧本,就用真实的人物事件,要说起来勤俭节约的典型,我们工会这几期校刊可是登了不少,陈组长可以随便挑选,若是觉得故事基础太薄弱,还可以以这个为基础,让写剧本的人润色一下!”

陈组长虽然觉得这么做的话,文明戏本身的可看性和文艺性就降低了很多,但结合所有的分析,估计上头多半会满意这样的安排,就点了点头,说道,“也好!下午我就去一趟工会,跟李主席取一取经!”

文明戏的内容定下后,剧本的问题也就不是难题了,陈组长亲自领着中文系的几个讲师和学生连夜写好了剧本,这次上报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