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番外(2 / 3)

真正研究者的代言人。

连电视台的采访,主持人都会好奇的问道:“请问这项绿色地球项目,大约还需要多久的研发时间呢?”

王北壹哪里知道要多久。

在邵炼和沈明洲正式露面之前,绿色地球项目都是进行时。

中国科学家隐姓埋名研发的项目,谁又能说那一年可以得出具体结果,按照王北壹局外人的猜测,这两位忙上一辈子都有可能。

但是,他作为小天使CEO怎么可能在采访里,说这么残酷的现实。

所以,王北壹温柔微笑而真诚的说道:“很快!非常快!最多十年这样子!”

等到采访播出,观众们听到这句话的反应如出一辙。

——王总,你特么就不能骗骗我们?十年人干事?

十年之约传遍国内。

眼睁睁看着沈明洲从十六岁,奔向二十六岁的老网民们,忽然升起“我老了”的感叹。

十年又十年,那不是沈明洲三十六岁的时候,才能够等到高科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绿色地球系统诞生?

国内热议传到国际,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自从沈明洲和邵炼隐去身影,全世界暗藏的视线都盯准了国内各路风向。

绿色地球?

倒不如相信中国笼络了一群天才占领地球!

国际视野的评估,比起网络侦探更加深入。

根据中国频繁宣布的地月经济区动向,国外势力已经完全锁定了这项野心勃勃的项目,单方面确定了沈明洲和邵炼的行踪。

网络上关于沈明洲和邵炼的照片、视频,这几年被反反复复拿出来研究。

细到一片黄沙、小到一株树苗,外加那些普普通通的老旧楼道,会议室,都经过了国外势力从里到外的分析。

他们认定,这两位研究员,一定在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地处荒凉、沙漠环绕、人迹罕至。

而他们研究的,不是地月经济区关键总控系统,就是主导了经济区占领计划的某个项目。

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目标选的挺准确,然而五年了,沈明洲和邵炼在微博上光明正大捡垃圾、铲雪、植树造林、学习文件,他们都没能从上面精准定位,他们到底在中国哪一个省市!

有沙漠的地方,不可能积雪。

窗外天空澄澈蔚蓝的地方,更像是中国南方。

每次确定一个地址,下一次必定会被沈明洲、邵炼的再次更新打破规律。

中国领土真正意义上的地大物博,让国外势力领教了遍。

这再也不是发一张新闻图片,就能准确定位大庆油田的时代。

哪怕是卫星发射基地四选一,他们都觉得哪一个地方都很像。

分析工作持续多年,渐渐随着微博上更新起其他内容,陷入停滞。

有经验的情报工作中,立刻找出了这些看似与沈明洲和邵炼深有关联的东西,与众不同的地方——

没有沈明洲和邵炼的声音。

更没有他们的身影。

“我们被发现了?”

不止一个国家陷入相同困惑。

可惜,没人能够为他们解除困惑。

情报分析需要来源,唯一提供沈明洲、邵炼现状的线索断了,分析机构也毫无办法。

垄断了全球网络、统一了智能系统的中国,想在地球上隐藏两个人的踪影,实在是太轻松。

更何况,他们待在普普通通的实验室,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基地里。

即使国外势力试图进行交涉,内部打探,直言不讳的说:“沈明洲和邵炼在进行机密实验。”

他们也没有证据。

只有中国岁月静好的安稳,还有王北壹谈笑风生的坦荡。

时间是最为不可思议的东西,它能够磨平人民群众的所有激动,也能消除狂热一时的追捧。

地月经济区的各种具体规划,渐渐展现在新闻报道之中。

大家的注意力,早已从没有成果的天才青年身上,投向了更远的星空。

复杂而庞大的航天运输系统,成为了地球通往月球的基础建设。

国家宣布,将会在2040年前,全面实现地球与月球之间,畅通无阻的宇宙运输。

人民群众陷入了一种“我国想致富先修路设定不崩”的狂热惊叹之中。

哪怕那是脚不沾地的真空,也不能阻止中国人民建设属于他们的天路。

十几年的时间,中国从未放弃实现这一伟大创举,每一项五年计划,都冲着2050年总目标拔足狂奔。

中国计划,向来只有提前完成的任务。

2036年,国家航天局再次举办了新闻发布会。

这一次,他们要发布的,是属于2040年全面建成的航天运输系统之中,关键的研究成果——

“奔月号”地月交通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