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就慢慢来的少了,后来听说他们周家将工厂搬去了浙江一带,这个人就完全没了消息。
不想今天在此处遇到。
戚婉柔愣了一下,戚小虞愣了一下,周斯年也愣了一下。
紧接着,就听那位周太太扭头朝裁缝铺的老板说道,
“邱老板,你们店铺不是只接待正经人吗?怎么一个女戏子,也是你们的客人吗?”
戚婉柔吸了一口气。
戚风间抬头看向了周太太。
戚小虞把手按在师父的肩膀上,也朝裁缝铺老板说道,
“邱老板,我们下午包了场,怎么店里还有其他闲杂人等?”
那位周太太闻言,眼睛一瞪,“现在戏子也能包场了?”
姓邱的老板上前,看着戚小虞,试探着问,“是荀司令那边预定的吗?”
戚小虞点头。
周太太听出邱老板话里的意思,不屑地冷哼一声。
戚小虞一笑,朝邱老板说道,“他预定的时候,有预付制衣费吗?”
邱老板不懂戚小虞话里的意思,只回答道,“先生哪里的话,衣服还没做呢,怎么就要预付费用。一般要先选定面料才付五成的定金。”
戚小虞,“我们七个人做衣服,五成定金大约多少?”
邱老板,“这个根据面料不同,可不好估算。”
“就挑最好的面料算,之后多退少补。”
“大约……要一千块钱。”
“好。”戚小虞从钱包里拿出几张大额纸钞来,递过去,“那费用我先结算了,邱老板请无关人等马上出去吧。”
周太太的脸色立刻一变。
一千块,可不是一笔小费用。他们这样开工厂的,也未必能这样大方。
周斯年的脸色也不太好。
他们今天也是带新媳妇来做衣服,被人当面这样羞辱,怎么可能好看的了。
门口,刚刚抵达的荀少忧先鼓起了掌。
紧接着荀浅几人走了进来。
邱老板认得荀浅,立刻迎上来,“荀司令,您看……”
荀浅拦住他的话,指了指戚小虞,“我们家他做主,一切听他的。”
而从始至终,戚婉柔除了刚开始看了周斯年一眼之外,便再也没有朝他多分一个眼神过去。
周太太一家请出去。
七个人一起选好布料款式、又量了尺寸,便一起去照相馆拍照。
****
在这些忙碌的事情里,转眼,婚礼的日期就到了眼前。
正月十六。
一早,婚礼还没开始,大家先被报纸轰炸了一轮。
《青年报》上刊载着,“道义之情终成婚姻之爱,贺荀浅及戚小虞新婚之喜。
《电影报》上写着,“终了却一笔相思债,祝荀浅及戚小虞成秦晋之好。”
《百姓画报》上是,“琴韵谱成同梦语,灯花笑对含羞人,祝荀浅及戚小虞佳偶天成。”
……
也许是为之前在月桂舞台围攻戚小虞而感到抱歉,也许是衷心祝愿他俩这不拘世俗的婚姻,各种大报、小报竟然不约而同,纷纷送上了新婚祝福。
顾自珍一大早把这些报纸交给戚风间看的时候,戚风间的脸色明显怔了怔,那一瞬间的神色里,有怀疑、有惊讶、也有宽慰。
那些替他小弟子担的心、忧愁的未来,好像终于在这一天尘埃落定、一切放下。
另一边,戚小虞则在忐忑等待这一天的开端。
他不像新娘子,没有那么多需要打扮的,不过是换了身衣服,把头发收拾得比平常要整齐。
然后就在客厅里,看其他人忙上忙下的准备。
随后,八点钟,他先是听到外面响起汽车的鸣笛声,接着就是一阵狗吠声。
过了一会儿,汽车叫了两声喇叭,门外响起一片笙箫唢呐声,一条胸前系着红色蝴蝶结的大黑狗就在这欢腾声里冲了进来。
和戚小虞穿着同色长袍马褂的荀浅跟着走了进来。
戚小虞握着狗绳,待在原地,看着荀浅朝他走来。
荀浅惯常穿白衣或者军装,从来没有穿过这么艳丽的颜色,红色长袍马褂,镶着细致的黑边,衬着他雪白的肌肤,仿佛会发光。
顾自珍在他肩膀拍了一下,“要出门了,怎么站在这里发呆。”
戚小虞这才反应过来,带着小黑往门口走。
他们在门前的台阶下遇见,相视一笑,又一起回到车上。
一切都按照商量好的流程,似乎比想象中简单很多,又有着梦幻的色彩。
和流程里唯一不同的是,从红月班的门口,一直到司令府的外面,都有许多人围观。
但这围观不是恶意的、嘲讽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是祝福的,喜悦的。
汽车停在司令府门口,有人上来开门。
戚小虞和荀浅从左右两侧车门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