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可是他不但没有向命运低头,而且用心灵谱奏了一首又一首美妙的乐曲。伟大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在一次实验中失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而且凭着惊人的毅力创造了神奇,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被拒绝了1000次之后,还敢去敲1001次门的席维斯·史泰龙就是靠顽强的毅力走向成功的。他在未成名之时,身上只有100美元和一部根据自己悲惨童年生活写成的剧本《洛奇》。于是他挨家挨户地拜访了好莱坞的所有电影制片公司,寻求演出的机会。当时好莱坞总共有五百家制片公司,史泰龙逐一拜访过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他。史泰龙面对五百次冷酷的拒绝,他毫不灰心,回过头来,又从第一家开始,挨家挨户地自我推荐。第二轮拜访,好莱坞的五百家公司,仍然没有一家肯录用他。史泰龙没有放弃希望,他坚信“没有所谓的失败,只是暂时不成功而已。”他把1000次的拒绝,当做是绝佳的经验。接着他又鼓励自己从1001次开始。后来又经过多次上门求职,总共经历了1855次严酷的拒绝,他的毅力终于感动了“胜利女神”--“我不忍心再看你拼命了,你耗尽了多少汗水,我就给你多少喜悦吧!”终于有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同意采用他的剧本,并聘请他担任自己剧本中的男主角。
史泰龙的希望“兑现了”,电影《洛奇》一炮打响,他成了超级巨星,美国新一代的英雄偶像。
成功者以顽强的毅力撰写迷人的传奇,成功者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顽强的毅力,具有顽强的毅力就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只要我们具有顽强的毅力,再高的山也能攀登;再汹涌的海也能渡越;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
英国《泰晤士报》的总编西蒙·福格经常应邀去为英国各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作如何就业的演讲,因为他曾在求职方面创造过神话。
那是西蒙·福格刚从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第二天,他为了寻找工作来到伦敦,决定先到《泰晤士报》碰碰运气。经过充分的准备,他来到了报社总经理办公室。西蒙·福格问总经理:“你们需要编辑吗?”“不需要。”“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不,都不需要。我们现在什么空缺都没有。”(谈话进行到这里,几乎所有的求职者都会失望地走开。因为总经理的态度表明,报社目前“不可能”录用任何人。而西蒙·福格却不这样想,他还要继续努力!这正是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他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
可见,他事先已经预感到了自己将被拒绝。“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当然,“精致的牌子”是西蒙·福格的过人之处,也是他的创造,我们从中是否也能悟出某些东西呢?
结果,西蒙·福格被总经理留了下来,从事报社的宣传工作。25年后,他已经升至总编的位置。
西蒙·福格在“什么空缺都没有”的情况下,居然找到了工作,并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总编,这正说明了“成功的大门永远敞开着”。我们在那些表面上“不可能”的困难面前止步不前,是否就是因为缺少了西蒙·福格的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呢?
不管干什么,人们在第一次就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的现象是少有的,成功与失败的一步之遥就在于一个人是否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是的,只有那些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拥有毅力的人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出现许多的坎坷和不平,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用毅力和智慧去征服它,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坚强的意志是力量的来源
坚强的意志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格,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意志是战胜困难、克服弱点、取得事业成功的一把利剑。
坚强的意志是心理支柱。对于人来讲,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成了一具无生命的躯壳,一个临死的灵魂。
有一次,日本松下公司要招聘一批推销人员,考试是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录取的名额只有10人,可报考的却有几百人。经过一个星期的繁忙招考,最后通过电子计算机计分,选出了10名佼佼者。
当松下幸之助将录取者一个个过目时,发现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成绩特别出色的神田三郎没有在10人之列。他感到很奇怪,当即叫人复查考试分数统计情况。
经过复查,发现神田三郎综合成绩名列第二名,只因电子计算机出了故障,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才导致神田三郎落选。松下幸之助立即吩咐纠正错误,给神田三郎发录用通知书。
第二天,给神田发通知书的助手向松下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没有被录用而跳楼自杀了,录用通知书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