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番外二(古代篇)(1 / 6)

养伤的日子里, 卫渡没有办法继续军事训练。郑骕便找了几本兵书,又拨去一名文士, 让他在帐篷里好好学习兵法, 自己过些时日会亲自考问。

卫渡自是不敢懈怠。

两个月后,东海国卷土重来。

比起之前几次,双方的交战只是战略上的试探。这一回, 东海国出动了更多的兵力, 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意思。

郑骕收到探子传来的军情之后,拧起了眉。

大帐里一片不可思议之声。

“东海国怎会有如此多的兵马?莫不是把军队倾巢而出了?”

“就算东海国与我衍国连年交战,却也不至于叫他们全军出动。否则即使仗打赢了,难道不怕其他国家趁虚而入?”

“东海国国君的宠妃有个弟弟, 听说上一次也入了军,对方原本是为了混几分军功的,结果不慎死在了先锋将军卫渡手下。”

“卫渡?就是那个入伍不到半年被提成一军先锋将军的人吗?”

“摆了那么多天的擂台, 他的确是一军当中武艺最出众之人。”

“为一个宠妃的弟弟出动全军, 东海国朝内竟无人劝谏么?”

……

议论纷纷的大营内,郑骕赫然起身, 场面立时安静下来。

郑骕高声道:“无论因为何种缘由,敌人的大军即将兵临我衍国城下。二十万大军长途跋涉,粮草最为关键。我意为:在他们刚刚抵达边境的时候,趁着根基未稳,主动出击, 目标是尽可能地消灭东海国运来的粮草。”

众将领与谋士面面相觑。

偷袭粮草……说得容易,可是粮草对于大军的紧要程度,连新入伍的壮丁都知道, 东海国又岂能给他们机会。

没有人敢说话。

东海国来势汹汹。纵然他们的主帅郑将军身经百战、战无不胜, 可若是正面迎战这样多的敌人, 想要获取胜利同样难上加难。即便胜了,也必将损失惨重。

而奇袭敌军粮草则截然不同。

只是纵然计谋成了,施计的人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这几乎是一条必死之路。

在场的谋臣却没有办法出言反对,因为他们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而在场的武将,也没有人愿意请命前去。

他们一个个低头不语,唯恐自己的名字被主帅点到。

郑骕看着下方的部属们,面上难掩失望之色。

他其实并未打算让其中任何一人领军。这种重要而无比艰难之事,唯有自己亲自上阵才有可能做得到,他不会让自己的部下平白送死。

只是,身为战场上的武将,如此惧怕死亡,又岂能有所作为?

时间紧迫,郑骕也不耽搁,直接道:“此番袭粮,本将会亲自率兵前去。”

此言一出,方才寂静无声的大帐内,顿时开始劝告起来。

“将军三思。”

“此行太过凶险。您担负着守卫衍国东境的重则,万不可轻易涉险。”

“将军若是有了闪失,衍国军心必乱啊。”

……

武将们尽管缺少了勇气,对于主帅郑骕的尊敬与爱戴却是实打实的。

谋臣们更是纷纷陈言反对。

郑骕乃衍军左部军心之所在,一旦身亡或是被擒,东境防线必定溃不成军,衍国或许会面临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危机。

“不必再说,本将心意已决。”

郑骕打断了部属们的劝言,开始发布命令,调整防守事务,为之后的事情做准备——若是袭粮成功,敌人有可能见势不好返回,也有可能破釜沉舟,立刻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如果是后者,那么只要坚守住第一波进攻,东海国就只能兴兵退去。衍国或许还可以趁此进攻,尽可能地消灭东海国军队,让他们再也没有抵抗之力。

交代完各种事宜之后,众人纷纷离开,按照命令下去行事。

大帐中除了郑骕以外便只剩下一人,是名身着白衣的文士。

他是郑骕身边第一心腹葛平。

刚才,郑骕逐一给每个人下达命令,唯独略过了他。

葛平微微拱手。

郑骕道:“此去……若我身遭不测,衍军的未来便在那名年轻人身上。”

葛平闻言一愣。

他当然知道将军说的人是谁。

不是擂台的事情,也不是短时间就升为先锋将军的事。实际上,将军对于卫渡的看好,不止心腹知道,方才那一帐子的人大多都心里有数。

而对于葛平来说,他不仅仅知道那位入伍不久的新兵是位可塑之才,还知道一些其他的内情。

葛平犹豫片刻,道:“将军,倘若您不慎失陷于敌营,就算当真烧毁了东海国的粮草,于我衍国而言,无论是近是远,也都是大为不利的。”

郑骕微抬下巴,道:“自杀式偷袭从来不是我的风格。我既做此决定,自是有信心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