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科研(3)(1 / 4)

程迟音从背着的帆布包里取出一叠A4纸, 这是她打印出的实习报告,总结这两个月在航天中心的工作体会和专业收获。

除了对实习内容总结描述外, 在末尾,她用大篇幅段落阐述了火药雕刻机械化操作的思路。

宋洪兴接过她这一叠比其他同学要厚很多的实习报告,略过前面的工作内容,来到后面时翻页的速度慢下来。

这是一篇论文。

宋洪兴看过题目、关键词和摘要,而后往正文看去。

他一直都知道程迟音知识面广,在其他同学还在为本专业课程焦头烂额的时候,她学有余力, 已经由点到面,从飞行器动力向外延伸, 恨不得囊括所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在脑海里。

但宋洪兴原以为那只是纯属开阔视野了解性质的撒网式学习, 大致看完论文正文后才发现事情有些超出他的预想了。

论文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材料学、电子信息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粗粗看下去, 这篇论文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提出的解决思路理论上来说具备可行性。老道成熟得不像是本科生能写出的论文。

王昌师傅也探过头跟宋洪兴挤在一起看,他不时低声点评两句:“哟, 这建模示意图弄得不错啊。”

粗略看一遍后,宋洪兴合上实习报告还给程迟音, 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写得不错,论文回头发我细看一下提提修改意见, 然后你试着往《固体火箭技术》投投。”

《固体火箭技术》在中文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中排名前列, 在京华核心、CSCD都有收录, 影响力不低。

王昌不是搞学术的, 程迟音这篇论文也就看个热闹,这会儿听宋洪兴建议她投去《固体火箭技术》, 心里还有些惊讶。

这期刊他们航天中心每期都要订的, 上面作者名字大多是业内叫得上名号的教授、研究员, 程迟音这个年纪的几乎没见过。

能在本科阶段被核心期刊收录论文,对未来发展各方面的好处不用多说。

王昌多看了程迟音几眼。

程迟音将实习报告放回包中,她本意并不是为了刷论文给自个儿镀金,重新回到刚刚的话题:“两位老师觉得是否可行?如果采用数控雕刻,可以实现远距离操作并减少危险隐患。”

火药雕刻始终伴随着危险,只有进行机械化操作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隐患,也能解决掉现如今航天中心火药雕刻人员紧张问题。

王昌微微摇头,率先开口:“成本,还是成本。机械化操作这事一直没办法实现,一来是技术上难,二来是必要性不大。要想真的改革成机械化,这么一套生产线建设下来花的钱是天文数字。”

“咱们一年需要多少火箭?要不了多少。即便现在有危险有弊端,比起机械化的造价,培养一个技术工人成本还是要低得多。”

王昌叹了口气。

他内心又何尝不想实现改革,但这事儿提了这么多年,要能落实下来早落实了。

宋洪兴来回踱步几下,开口否定了王昌的消极:“也不能这么说,这几年跟从前比情况不一样了。”

“早些年咱们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一年才20亿美元,但去年多少?去年已经将近一百五十亿美元了。”

他鼓励地看了程迟音一眼,继续说道:“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航天这块,咱们的空间站需要有通勤车,载人登月深空探索——往近了说往返月球筹备建立月球基地,往远了说往返火星,我看机械化迟早是要提上日程的。”

拨款经费增多,后面不管是出于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关怀,还是高频率太空活动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的考量,机械化迟早是要提上日程早日攻克的。

程迟音原本暗下去的眼睛重新变得亮晶晶。

宋洪兴同王昌道别,带着程迟音往航天中心外走。

程迟音小跑跟在教授身后,声音轻快:“老师,谢谢你——”

“别别别。”她还没说完,宋洪兴就打断她,“我就那么一说,这事我做不了主啊。”

雕刻火药的数控机器需要大空间尺度的柔性进给,这样的设备研发成本带造价高达数十亿,这种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宋洪兴还不够格。

程迟音渐渐感受到做科研的难处,卡在第一步,确实让人有些难受。

“不过……”宋洪兴卖了个关子,见程迟音漂亮的大眼睛看过来,笑,“迟音同学,给你两个月时间继续完善这篇论文。两个月后带着论文,我带你去见容老爷子,你要做的是说服容老爷子。”

容老爷子,还能是哪个容老爷子。

容国胜时不时跟宋洪兴聊几句程迟音,宋洪兴知道老爷子对这姑娘挺关注,也没太意外。

当时程迟音以一骑绝尘的成绩拿到数学物理两项竞赛冠军,还以高考状元的分数出乎所有人意料填报西联工大,学院的院长教授都多多少少对这姑娘有几分关注。

程迟音背着帆布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