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终(捉虫)(3 / 4)

约。

关键是这些黑稿写得很有水平,十分切中要害。

没作品、选片垃圾、烂片女王……

大量接广告、莫得感情的□□器、口碑谷底、把粉丝当韭菜……

句句扎心可以说是。

大部分还没法反驳,毕竟这几年程迟音接了很多广告是真的,拍的电影都是没营养的爆米花电影也是真的。

网友们喜闻乐见。

[害,挣钱嘛,不寒碜]

[曾经的粉丝送你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爱过,不回踩]

[假粉早点跑吧,我相信音音]

于广平在这焦头烂额的搞公关,程迟音那边直接飞去了德国。

问她干嘛去,程迟音轻描淡写的一句:“参加个颁奖仪式。”

于广平见她这么淡定,以为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奖项颁奖,结果没两天,他家程迟音全平台刷屏了。

在黑稿还漫天飞的时候,央视甩出一条新闻,跟重磅炸弹砸进水面一样,先是诡异地寂静了一瞬,随后沸腾开来。

【沃尔夫数学奖揭晓,中国数学家程迟音因拓扑贡献获奖】

沃尔夫数学奖!

这个名头砸下来,直接让人眼前发晕。

这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其在数学界的影响力基本可以用“数学界的诺贝尔”来形容。

程迟音是第一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中国籍数学家。

不是华裔,是中国籍。

“第一位”的分量总是格外重的,带着开创先河的意思。

央视为首的官媒们在最醒目的版面报道,给足了排面。至于那些水军黑稿,广电专门下发了强化平台“水军”“黑粉”的治理,一时间网络环境都变得和谐不少。

于广平看着办公桌上的续约合同,哼着调,笑道:“省心的艺人,连公关都自己搞定了。”

程迟音疯狂接代言广告的这些行为就这样被人理解了。

很简单,她需要钱,很多很多钱,这是不用遮掩可以坦率说出来的事实。

实验室仪器的购置,反复实验的烧钱,手下科研人员的工资……

一度逼得她不知道如何是好。

大家这才发现,程迟音身上的担子比想象中要重得多。

陆陆续续有人晒出偶遇程迟音时拍下的照片,大多数时候她的装束甚至能称得上邋遢,头发随意一扎,T恤牛仔裤怎么方便怎么来。还有她戴着鸭舌帽坐在路边摊大口嗦面的照片,进特价超市购物的照片。

[吃面这张拍的时候以为只是长得像,现在看这就是本人啊!]

[给孩子饿坏了。果然,音音这么瘦不是减肥,而是累的吧……]

[想揍那个说脱粉的自己一拳,对不起]

这些事曝光后,不少圈内朋友震惊地打来电话,问程迟音还需不需要资助。

程迟音一一笑着感谢,说不用不用。

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非晶材料进入应用化阶段,会带来很多收益。再过段时间,她就不需要再通过接广告拍商业片这种方式来赚钱维持实验室运转了。

她轻吐了口气,喃喃:“材料是发动机的上限,发动机是航天的心脏,这颗心脏要活过来了……”

同西方强国落后了几十年的发动机水平,会一点一点坚定地弥补,而后迈向深空探索,走进深而远的宇宙。

——————尾声—————

程迟音的28岁生日是在剧组过的。

实验室度过经费危机后,她就有了退圈的打算。

8月,四年一度的菲尔兹奖举行,与沃尔夫数学奖并称数学界最高荣誉。

程迟音在拓扑上的贡献让她继沃尔夫之后成功拿到菲尔兹奖。相隔几天,因为拓扑序的研究又夺得了狄拉克奖章——这一理论物理界的最高奖。

京华教授乔志儒特意给她发了封邮件:“孩子,物理学家中数学最厉害的那个,数学家中物理最厉害的那个,你做到了。”

收获的8月过后,程迟音打算正式退圈。

没想到这时一个老熟人找上了她,《殷东遇》的导演路冬。

聊了几句后得知,十年前《殷东遇》大受好评,当时是有拍第二部的打算的,但因为资金等等原因耽搁了。

眼下《殷东遇》开播十周年快到了,不少老粉都希望能重启第二部。

路冬也有这个打算,就重新找到了程迟音。

程迟音一脸茫然:“我演的云疏在上一部已经死了,第二部还有戏份吗?”

路冬嘿嘿一笑:“你忘了,还有一只团雀。”

团雀?

路冬见她不记得了,翻出十年前《殷东遇》的预告片。

预告片开场以一只团雀的视角展露出大地的全景俯视镜头。团雀在高空扇动翅膀,身下所飞过的土地遍布疮痍。焦黑的土地上,少年殷东遇浑身是伤蹒跚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