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3 / 3)

了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还是回去买点酒让小二子拜村口的李木匠为师去。”

没有耳背,听得一清二楚的慕渊:……

倒也怪不得老大爷刻板印象,木工这一行,需要历练好多年,因此手艺精湛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上了年纪的手艺熟练的老师傅,怎么说也得有个三四十岁才能叫人信服。慕渊年纪这么轻,就出来收徒弟,倒容易让人觉得他是个刚出师的半吊子,没什么真材实料。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宁可花点钱去外面找个靠谱的老师傅,也不能拜错了师父,白白浪费了时间,耽误了以后养家糊口。

慕渊这边收不到新徒弟,也没办法,好在之前在温家收了几个小徒弟都过来捧场了,也权当是有了几个听课的观众。

金绣娘的刺绣课那边,比慕渊这边的情况稍微好了些,但也强不了多少,只来了一对母女和一位年轻的小寡妇。

毕竟要做绣娘,首先得有一双巧手,手指肌肤要细腻,手指稍微粗糙一点就容易将料子勾丝,做不了太精细的刺绣活。这种平民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做惯了农活的,哪里会像足不出户的闺中小姐一样十指不沾阳春水,将双手保养得细嫩没有丝毫老茧。但是真正的大家闺秀,都是请了专门的师傅在家学习,也不会抛头露面到他们这个小破书院来学什么刺绣。

苏绣在市面上价格高,而且货紧俏卖的快,一副苏绣的价格,足够寻常人家差不多两个月的花用。若是能学到一些,只用每个月绣上一副,也不愁家里的生活开销了。所以那一对母女和年轻小寡妇还是有些意动地过来了,听说这位金绣娘是温大小姐从苏州重金请过来的,就算是不报名,好歹也能够跟着免费学上几天,学些新的花样子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