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王春红没好气道,“他为了复习不上工,万一考不上那下一年的粮食咋办?”
苏向南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我肯定能考上!”
这一个两个的,一个任性一个还纵容,王春红没法子,只能依着苏向南。
她倒要看看,这干活最会偷懒的货怎么学得下去?
估计没一个月,不两天,他就得乖乖放下书本去上工了。想及此,王春红也不那么生气了,浪费几天时间而已,反正苏向南以前也不好生干活。
结果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恢复高考的消息登报传遍了大江南北,苏向南和侄子苏俊林窝在炉子旁边已经把那堆比人高的书快看两遍了。
王春红:“……”
这男人要是早有这决心,她家连县城的工作都能买下来了。
叔侄两个没日没夜的复习。这几个月王春红都看在眼里,苏向南起得比鸡早,常常半夜两点多才爬上床睡,有时候干脆就宿在隔壁原先老四一家如今复习专用的屋子里。
那草稿纸都用了好几斤,卖到县城收废品的站子里换的钱都能买斤猪肉给他补身子了。
那脸,原先还挺黑挺俊的,现在白了几个度,胡子拉碴的丑不成样。
王春红心疼,家里鸡下的蛋都给苏向南补身子,还偶尔去县城买斤肉给家里添油腥。
不管是不是真的用功,至少这份苦是实在地受了。
但是王春红对苏向南考上大学的决心存疑。别的不说,老苏家的老二苏向南在大队其他人看来都特别勤劳,特别热爱劳动,但只有他们自家才知道,老二最会偷懒。
原本老苏家两个男劳力不上工是挺惹眼的,但由于知青院那边自打恢复高考登报就集体请假复习,老苏家有一个苏俊林是必须要试一试的,那么苏向南这个大队公认的大聪明陪侄子复习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知青院。
梁康华比大家更早知道恢复一事,很早就托家人搜集资料。但由于这事到后来实在不是什么机密,便是大城市的书店也很难抢到复习参考书,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梁家才把资料寄过来。
所以知青院在九月初就开始复习,只是当时大家对恢复高考的事情抱有怀疑,一边上工一边复习,且大家复习的热情并没有很高。
后来消息登报,大家这才集体请假。
苏向东把叶明月寄来的资料送到袁秀眉和石春华两个知青手中,两人惊讶不已。
要知道现在一份齐全的复习资料能卖到两张大团结,叶大姐一下送给她们两份实在太贵重了。
但是两人偏偏没办法拒绝。
梁知青虽然弄来了几分资料,但知青院这么多人,大家一起复□□是不够分的。
何况说得现实直白些,知青院里这些人都互相为对手,我看书时间长了你自然就看少了,因为分书问题闹出来的矛盾实在不少。
袁秀眉和石春华对视一眼,收下那两份资料。她们两个谁能想到,当初只是见那小姑娘哭得可怜,想随手抱起来送回苏家而已,如今却得到了两份如此珍贵的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