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支吃食摊子的规则。
和韩大郎每天推车卖豆腐,集市里哪有地方停哪卖不一样,支摊子得往衙门里交钱。
韩璎听懂了,要想有个固定摊子,这地盘属于自己,别人不能越界占领,得缴税。
税率是“每千钱算二十”,即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二。每个月月底核算一次。
向衙门备案,那个衙门划分好的摊位就是你家用了。
如果私自越界占别人家摊子的位置,或者敢不交税,被人举报,或者被巡逻的衙役看到了,就等着被打七十大板吧。
韩璎可以接受,哪能赚钱就逃税呢?在她的认知里,她觉得自己赚钱纳税,衙门拿这个钱去修桥铺路很合理。
回家跟韩老头和钱氏一说,他们虽然有些心疼每千钱算二十的税率,但也觉得若是衙门收税很合理,种地也要一亩地纳一斗的税粮呢。
各方都打听过了,钱氏提着两块豆腐,四五个鸡蛋,去道观走了一趟,求了一个好日子。
到了那天,老韩家留钱氏看家,其余人都去了县城,热热闹闹支起了炸串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