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出现的啊。
“少杰从小就被我和他爸爸保护起来,就想让他像个正常的孩子那样健康的长大,不想让他过早的接触异法界的事儿。
“子羽执行卧底任务时,我也想过,要不要把事情告诉少杰,可他爸爸说不行,一定要保护孩子,不能把孩子卷进大人们的争斗里来。
“后来我们发现少杰在做什么侠,我和他爸爸都是反对的,但是孩子的侠义之心是对的,这是我们花再多的精力也无法培养的,这颗心比一切都重要。
“我们不能抹灭孩子的心,我们选择同意他继续做下去。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对的,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大家,这都是对的。
“他妈妈从小就教少杰,一定要有侠义心肠。少杰是个好孩子,他听妈妈的话了。”
说着,楚歌抹了抹眼角的泪珠,继续说道:“现在,少杰成为侠团的一员了,关于他以后的路,我决定,交给他自己来选。
“他还小,还要上学,但是我知道,少杰懂得孰轻孰重,他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在以后的路上,还望各位,多多照顾照顾这个孩子。老朽我,给大家鞠躬了。”
说完楚歌站起来,深深地朝在座的各位鞠了一躬。
大家都很惶恐,让老爷子不必如此。
“放心吧老爷子,我们都会照顾少杰的。”七队长贴心的说。
众人都应和,表示自己肯定会帮助楚少杰渡过日后的种种难关。
“谢谢,谢谢。”楚歌向大家道谢,坐了下去。
“我来做个总结吧。”李部长开口,“老楚说的,情真意切。我们上年纪了,都能理解。”
想了想,李部长说:“这样吧,我们会照旧给五队派任务,但是在楚少杰能力范畴之内,并且是在不影响他正常生活和学业的前提上,任务内容主要以锻炼其能力为主,等到他可以独当一面,再做他说。另外在某些特性情况下,准许给予其特殊帮助。”
之后,李部长看了看楚歌:“行不行?”
楚歌轻轻叹口气:“就看少杰能不能经得住考验吧。”
李部长满意的点点头,宣布散会。
病房里,楚少杰打开册子,首页,是侠团部员宣誓词:
我是一名侠团的成员,贯彻侠义精神,履行侠义责任,惩恶扬善,保国安民。在此,我以《侠书序言》庄严宣誓:
侠之大者,为民为国。扬善济正,惩恶除魔。人民有难,以力救之。家国将倾,以命扶之。心正不斜,端明己身。目所至处,不容危情。乾坤之中,有苦必助。不辞水火,不避辛苦。灾难临前,一身当先。纵力不支,亦往无拦。身既国子,便思国事。国有不安,挺身定克。身既国民,便思民事。民有危乱,仗剑守护。已着侠名,则行侠风。行风不正,愧对先宗。霄壤倒悬,万姓累卵。风云涌际,便补苍天。只人之力,不可微觑。势成山岭,能绝天屋。待善为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待恶为仇。辟恶退邪,不胜不休。尽己能行,即行所能。无细不察,无小不听。国民遭厄,直须奋死。定乱安治,死何足惜。慨哉上国,拥延万代。绵远长流,是为我怀。叹哉上国,亿兆圣服。天下升平,我心方足。今以尺言,表吾寸心。奈何鄙身,将加刀斧。所念皆去,一心难复。愧名谓侠,堪叹称无。惟愿我国,永镇乐土。惟愿我民,永享欢福。
——无名氏(明)
读完之后,楚少杰只感觉正义凛然,文中侠气扑面而来。
往下翻,是侠团的历史。
楚少杰好奇了,抱着看故事的心态读着。
上面写,侠团是以一本古书而创建的,那本古书就是《侠书》。
相传,《侠书》的作者是明朝末年的以为无名大侠,因感到时局混乱,朝堂上众兽盈朝,国家内忧外患,无奈之下,他选择从军报国,希望能用的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匡扶大厦之既倒。
谁知萨尔浒大败,大侠不幸被俘。在金军的大牢里,他不卑不亢,誓死不降,最终在牢里作出千古奇书《侠书》,将自己“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永远的留在书中,自己却在书成之后撞壁身亡。
《侠书》流传了下来,两百多年后清末民初,流传到一位名叫罗忿的异人手中,他怀揣着《侠书》,立志报国,于是毅然从军。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罗忿始终秉持着侠义精神,组建了一支异法者军队,就是“侠团”的雏形。
罗忿率领“侠团军”东征西讨,驱逐鞑虏,在东瀛入寇时,率军抵抗,最后与一支忍军在东海岸上浴血大战,两军同归于尽,罗忿殉国。
罗忿虽死,但他的精神被他的儿子罗郊继承。
罗郊不忘父亲遗志,心怀《侠书》精神,接管父亲的侠团军,继续与东瀛斗争。
因感天下不定,罗郊决心要游历全国,以侠义之心拯救世人。于是他一路向西,足迹踏遍全国,更结识了其余二十三个志同道合的异法者,共同在北岳结义,人称“北岳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