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不清楚他是谁,我在颍川也准备了一批人,其中就有唐一凡,想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后来我知道他是荀彧的大舅子,哪敢再祸害他。只是,只是这家伙不满意,他说荀彧耽误了他的大好前程。”
“你倒是把事情撇的干净,可你想,你真的脱的了干系吗?”刘辩淡然道,那风轻云淡的样子,让郭嘉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徐庶和唐一凡两个家伙肯定抖出了自己的老底,郭嘉无奈之下,只能认输:“皇上,等会给他一个满意的官职,我把手下人全部交出来。”
刘辩眼一瞪:“我要你的人做什么,你别以为是唐一凡说的,其实你做的那些都没有瞒过郭图的眼睛;郭图一到邺城,就说了你的事迹,别说,郭图对你还是不错的,在颍川郡明明知道你要做什么,他都装作没看见,即便在袁绍那里,也从来没提起过。”
郭嘉忙点头:“臣记住皇上教诲。”
郭嘉比刘辩年长,聪明程度更是远超过刘辩,刘辩顿时被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反倒是唐一凡兴高采烈地走过来,大声对郭嘉说:“我跟皇上说过了,要么加入青铜司,要么去并州商号。”
刘辩肯定地说:“青铜司。”
四个人在餐厅坐下,侍女们上了酒菜便全部走了,王越这时候才悠悠地从外面走进来,在刘辩身边坐下说:“周围都没人了,二十步外全部有人在戒备,唐一凡,你说吧。”
唐一凡看看房门外说:“六国那个组合已经正式改为六国盟了,他们派出一个人去见刘协,打算铸钱。”
郭嘉差点要给自己两巴掌,荀彧的岳父唐衡等五个小太监能合谋诛灭外戚大将军梁冀,随即一夜之间蜕变,成了权势熏天的五侯,其实最应该怀疑是六国的人参与了那件事;只是大多数人只看到皇帝的权威,没想到博弈的双方在下棋人的眼里都是棋子。
以此类推,荀彧和唐一凡,才是六国最想招揽的人才;毕竟做过一次买卖,家族内部绝对会流传下来一些秘密,也最有可能与六国那些人联系。荀彧淡淡地问道:“大哥知道那个人是谁吗?”
“汝南名士谢甄。”唐一凡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谢甄,与陈留边让、北海孙嵩的关系最好,只是没有那两个人走运,未能在朝中做到两千石的官。我原本也没把谢甄放在眼里,但是阎象和谢甄在汝南见面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跟踪了谢甄,偷听了他和卫兹的谈话,才知道六国的事。想想江湖也无聊,就去找了徐庶,只是六国的事,我没有和徐庶说。”
郭嘉促狭地一笑:“唐大哥,你既然听到了六国盟的成立,肯定也听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六国与六国盟,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是天壤之别,原先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更多的也许是那种推动局面的做法。六国盟,迟早会有盟主,你想想,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还会甘心隐藏在幕后吗?”
唐一凡点头道:“我只听到两个名字,是卫兹传话时说起的,一个是伍琼,让谢甄到洛阳要寻找的人;一个是给卫兹下命令的人,太原温恕,在江湖上以一双铁掌闻名江湖。”
刘辩目光一冷:“那就从温恕开始,荀彧,唐一凡暂不做官,担任并州商号邺城分号的大掌柜如何?”
荀彧自然晓得,原本刘辩压根没成立邺城分号的想法,更倾向于与甄家联手成立新商号的打算,现在唐一凡、栗攀都需要一个公开的身份活动,刘辩才有了这个想法,邺城分号迟早是被全体变成官府的一部分。荀彧笑着问唐一凡:“大哥,你看?”
唐一凡直接了当地说:“我要一千石的工钱。”
“没问题。”刘辩自然清楚唐家有钱到什么程度,一千石,只是对比官府的俸禄:“等这件事了了,整个邺城分号编入北军,大掌柜就是与北军五营同级别的校尉。”
唐一凡连忙离座磕头谢恩,刘辩倒是想阻拦,可是隔着大宗师王越,是鞭长莫及;第二天,并州商号的邺城分号就开张了,主要是采购冀州的货物,和分销幽州送来的战马,冲着刘辩、荀彧的面子,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马车堵住了半条大街,硬是靠巡逻的士卒在清理道路。
李肃的车队缓缓地经过不远处的十字路口,李肃甚至掀起马车里的帘子看了一眼,现在的邺城,似乎比洛阳还要热闹:到了行宫外,李肃从马车上下来,感受周围都是敌视的眼光,前面只是一座权贵的深宅大院,高墙、绿树,跟皇宫完全不一样。
刘辩能拿这样的地方当做行宫,还真的是跟王允说的那样,刘辩志在天下,与死去的汉灵帝完全是两个版本。或许这也是刘辩为什么能在看似不可能翻盘的时候,一次次化险为夷;李肃的嘴角有点苦涩,自己真的要在今天做出选择吗?
崔琰从里面迎了出来,斥候和驿馆早就汇报了李肃的情况,只是崔琰有些好奇,李肃明明是个武将,为什么一路坐着马车过来;沿途的官兵检查了三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难道只是李肃个人的一点小爱好,还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崔琰问道:“从洛阳来的李肃将军?”
这一刻,连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