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晴川历历(3 / 4)

半天,终究还是摇了摇头问:“这个人很重要吗?”

貂蝉把经过一说,庞德公低声吟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好诗,这样的人物,不是隐名埋姓在江湖,就是在他自己家里,是另外一个名字;能有如此才华的人,必定身在名门,你们应该去河北崔家查一查。”

貂蝉点头说:“好,只是那个询问?”

庞德公大包大揽说:“我来问其他人,尽快给你答复。”

庞德公见貂蝉的时候,庞统按照计划来到行宫觐见刘辩,门口的军官通报后,庞统被请到了议事厅;只是进了议事厅,庞统和刘辩一时无语,连带着其他人,一起干坐了小半天。

庞统从进来开始,就一直在观察刘辩的神情,到此刻,庞统还是没有看出刘辩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就是刘辩的心智,似乎比刘辩的年纪要成熟得多。不过这也很好解释,刘辩小时候是一直生活在宫外,回到宫中的时候王美人已经生了刘协,汉灵帝又开始打算培养刘协,刘辩恐怕是从小就看惯了世态炎凉。

刘辩看似随意地说:“去过武陵蛮的山寨吗?”

庞统笑着点头说:“当然去过,最长的一次呆了十一天。”

“给我说说武陵蛮的情况。”刘辩的神情似乎只是想听听八卦,庞统却不敢这么认为,想了想说:我去的是武陵蛮的前寨,他们的装备要比汉军差,但是战斗意志坚强,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了寨子,他们就没有容身之地。武陵蛮织造的布还是有点噱头,曾经做过贡品。”

刘辩毫不犹疑地说:“我愿意花钱买。”

刘辩不缺钱,只是想了解武陵蛮的实情,为后面的行动准备;庞统颔首说:“我带来了武陵郡的地图,和武陵蛮在沅水、五溪的居住地位置;如果需要,臣愿往武陵郡协助平叛。”

刘辩心头大喜,举起酒杯,向庞统说道:“太好了,庞统,来,为了我们的合作干一杯!预祝我们的事业一帆风顺!”

“谢皇上!干!”

两个人一饮而尽,刘辩心中是欣喜万分,庞统这么多天才现身,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对于鹿门山的第一步算是顺利完成了。在刘辩的理解中,以庞统的才能,带给自己的肯定不仅仅是一个书院,庞统可不是庞德公那样的隐士,加以时日,庞统甚至可能接替庞季成为庞家的家主。

刘辩的目光绝不会那么短浅,他更看重的,是襄阳这城市的地理优势和商业优势,刘表这几年把荆州的资源都集中在襄阳,加上从北方逃来的大批士族富商,襄阳看上去比寿春、东郡都要强很多。

按照官府的记载,山越的活动范围从江北的淮南、庐江、江夏三郡,到江东和荆南,甚至更南方的地区;在以后对付山越的岁月里,江东、荆南不可能那么太平,襄阳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是一处至关重要的运输线枢纽,从襄阳到江陵、江安,可以开辟出到两湖与西南的多条运输线。

刘辩着眼于此,才看重荆州士族的稳定和臣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庞家的举动至关重要;庞统这时开口说道:“皇上是否打算开通前往武陵郡的生意?”

蒯越一到武陵郡,就开始组织商队与江陵贸易,即便是现在沮授正在与刘表大战,这些生意都没有停下来;这样的事,肯定是瞒不过庞家的,刘辩点头说道:“我和蒯越一直是生意伙伴,武陵郡是我的武陵郡,就算被叛军占领,与下面的百姓无关;庞家要是有兴趣,你们自己看着安排,只要不泄露军情。”

听到刘辩的允许,庞统呵呵一笑,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原以为有些麻烦,皇上如此仁心,那这件事情就太简单了!我向皇上保证,庞家每次生意,都会把经过地区的一些见闻汇报给青铜司。”

“你们不怕刘表那边知道?”刘辩皱了皱眉,蒯越都不敢这么做,庞家为什么有这样的胆子?庞统站起来,敬了一杯酒才说:“不瞒皇上,家父生前曾经在武陵郡做过两任太守,现在庞家还和武陵蛮有生意上的往来。”

庞统这样的贵族子弟,人脉多是来自父辈,庞统的父亲死了,应该就是庞统负责与武陵郡那边联系;刘辩颔首说:“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是一个知道轻重的人,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