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一门双侯(2 / 3)

些人会取代你的位置?

我担心,所以我参与了夏侯恩的走私,没有别的,每一个家族想要发展,都需要钱,都需要外来的助力。我叔叔刘勋和曹操曾经是好友,我也希望自己和夏侯恩那样,所以夏侯恩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我们之间的交易,知情人的范围并不大,只要你让我平安无事地出去,我就把知情人的名单交给你。”

贾逵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刘威,你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棋子,现在想拉垫背的。”

赵商来回走了两步,说道:“刘威,这么说吧,豪门大户参与走私,不是你们的错,几乎每一家都在参与;只是与鲜卑人交往不行,我相信曹操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的,夏侯恩的命很难保住,而你,只要说的是实话,我放你出去。”

赵商的话说得含糊,可是刘威和贾逵都听懂了,赵商不会去求证曹操参没参与,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也只能弃卒保车,自己动手也好,上书自辩也好,夏侯恩死定了;刘威想要出去,就必须说出的每一个人都有实打实的证据。

听到赵商的话,刘威一愣,赵商是个资深老手,经验丰富,他要说没把握,那么自己的思路肯定是有问题。贾逵看见刘威脸上的表情,倒是真的有点佩服赵商,青铜司的声誉并不好,赵商虽然挂着颍川太守的名头,但是在朝野都是有名的凶神;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阶下囚的刘威反而相信赵商,足以说明赵商的人品是如何的坚挺,难怪刘威非要赵商来做找个保证。

“以赵商你的经验判断,需要我拿出什么东西?”刘威问道,事关自己的死活,刘威晓得话语里容不得半点疏忽,一疏忽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他要问清楚。

“我只能说说,你自己决定;我相信,你是一个有底线的人,你自己根本不会去走私,就算不满,也不是因为你自己,而是为了家族,为了你所谓的那个士族;你们走私的物品中有弓箭和铁甲,甚至还有一个望远镜,你应该知道,望远镜是军中高级将领才有的玩意,每一只望远镜都有编号,你以为我们查不出来吗?你就说说这个望远镜的情况,谁的,怎么到了夏侯恩的手中?”

赵商说到最后,眼睛紧盯住刘威,语气越发的严厉;赵商知道,刘威除了对朝廷抱有那么一丝敌意,本质并不坏,不是一个容易被收买的人,怕刘威继续耽误时间,所以特意点明。刘威在赵商的逼视下,犹豫了半天说道:“是郑泰给的!”

赵商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示意贾逵给刘威端一碗水过来,缓声说道:“我和你一样的出身,我的看法与你不同,我感觉,士族那种可笑的优越感必须要丢弃了,寒门和黄巾军的人进步非常快,快的让我们这些朝廷的官员都难以适应!你们着急,是不是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想趁着他们还很弱的时候,赶紧把等级定下来,免得日后失去了这种优势。”

听完赵商的话,刘威脸上表情肃然,显然颇为赞同;贾逵的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即便是在刘辩与朝廷的扶持下,想要与世族豪门平起平坐,最起码还要几十年的时间,陈群、刘威这些人担心得太早了。

只是赵商后面的话,让贾逵意识到,自己想错了;赵商继续说道:“陈群的意思我们都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问题是,世族豪门也不尽相同,有的自称是几百年的世家,有的是勋爵权贵,还有的就是从平民寒门中起来的。

陈群的想法是,从现在开始不接纳新的世族,问题是别人愿不愿意?陈群提出这个说法,其实是过早地让人看到了豪门的忧虑和胆怯;所以陈群需要你们这些人出来折腾,不管成败,只是为了攒下仇恨值。刘威,你想过没有,如果刘家被抹平了,你的付出算什么?你们要是一下子被打成贱籍,陈群那些人还会让你们回来吗?”

“我想想,给我一炷香的时间。”刘威也没有再继续坚持,毕竟赵商的话虽然诛心,但只要陈群这些人不马上起来造反,刘家的前程基本上大差不差就是这样一个下场;,被监听到的可能性也很小。赵商微微点头,转身径直出门而去;贾逵不紧不慢跟到外面问:“赵大人,豪门真的不会成功?”

“不是不会,而是不能让他们成功。”赵商稳稳地说:“你想过没有,他们的做法必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就算各家的私兵再多,难道他们是铁板一块,彼此没有矛盾?那么他们从哪里获得镇压对手的兵源?我也是这两年才醒悟过来,皇上不顾一切的受降百万黄巾军,然后自己形成一个商业的圈子,其实就是为了最后的对决。”

赵商没有说答案,但贾逵是河东人,能接触到匈奴、鲜卑、羌人、氐人的部落,心中顿时有点沉甸甸的:“皇上对于那些部落是怎么看的?”

“并州、冀州不已经开始了吗?只要愿意,他们都可以成为大汉的百姓。”

贾逵点点头,刘辩的做法就是要把这些人变成一家人,随着时间的流逝,留在中原的人完全融入当地的百姓中。贾逵在沉思中,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刘威选择了合作,交待了他晓得的三个大人物,刘勋、陈群、丁冲,望远镜是丁冲找郑泰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