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杨铭的四征高丽(2 / 3)

定会选择离开大隋,到海外征服蛮夷之人自己建国当皇帝。

可惜在这个天子与世家门阀共治天下的时代,世家门阀出身的人甚至敢蔑视皇权,自然不会稀罕到蛮荒之地去给蛮荒之人当皇帝。

毕竟中原的富庶和高度文明,远远不是这个时代的海外蛮荒之人能够相比的。

所以李渊父子四人交换了一下意见之后,便接受了杨铭的安排,准备向海外移民三百万换取继续居住在大隋,反正移民的钱也不是让李家来出,对李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杨铭的安排看似对李家无害,实际上却让李渊的三个嫡子分散各处,留在太原的李渊就等于是拔了牙的老虎,等杨铭削弱关陇贵族集团的时候,就算李渊坐镇太原也没胆子跟杨铭作对。

解决李渊父子的问题之后,杨铭又在大业殿中召见了当世军神李靖。

如果说李世民的统帅之才有一半都是吹出来的,那么李靖的军神之名就是货真价实打出来的。

李靖字药师,出身大隋官宦世家,他的舅父就是一代名将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

李靖的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官至赵郡太守。

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他的舅父韩擒虎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赞。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

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大军事家、左仆射越国公杨素也对他青睐有加。

大业十三年,李靖任马邑郡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

这时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

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于是把自己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杨广密告。

可惜李靖到达江都之后,杨广却是一派昏君模样,根本没有听信李靖的密告,于是李靖失望之下辞官离开江都,先是投靠了纵横江淮之地的杜伏威。

但是江淮军的军纪混乱也让李靖失望至极,所以李靖又脱离江淮军,准备另寻明主投靠。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李靖本来想去投靠关陇贵族集团之首的太原李家,可是杨铭横空出世展现出一统天下的趋势,又让李靖改变想法,最终投入了杨铭的麾下。

李靖本来就出身于世代忠于大隋的官宦之家,杨铭又有着大隋皇室的正统名分,效忠杨铭对于李靖来说自然好过效忠太原李家的乱臣贼子。

“臣李靖拜见太子殿下!”

李靖来到大业殿中单膝跪地之后,杨铭立刻露出温和的微笑说道。

“李将军平身吧!本王召你前来,是有一件大事托付于你!我要你在幽燕之地精训府兵三万,三个月后本王会和你一起东征高丽。”

“殿下要再征高丽?”

李靖抬起头来,面色不解的看着杨铭。

大隋帝国之所以变成烽烟乱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杨广三征高丽,让大隋的数十万精锐府兵丧命在高丽战场上。

如今杨铭再征高丽,岂不是要重蹈杨广的覆辙。

“本王知道李将军担心什么,不过你放心吧!此次本王四征高丽,乃是要为陛下三征高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若是高丽之人敢于相抗,不管是傅采林还是高丽国主本王都会杀之。”

听到杨铭的解释,李靖不由诚心拜服于地说道。

“殿下真乃至孝之人。”

现在杨铭虽然以监国太子的身份掌管大隋国事,但是杨广毕竟是皇帝。

只要杨铭四征高丽大功告成,那么杨广就能洗刷三征高丽失败的污名。

若是杨铭登基称帝之后再征讨高丽的话,哪怕杨铭一战成功,这也是属于杨铭的功绩,无法洗刷杨广三征高丽失败的耻辱。

“至孝之人?”

杨铭冷笑着摇了摇头。

“本王可没李将军想的那么好,我只是想还给陛下一个公道罢了。若不是那些世家门阀还有慈航静斋的人拖后腿,陛下第一次东征高丽的时候就能大功告成,而且本王也不稀罕收服辽东故土的千古威名。”

早在汉朝的时候,辽东之地就已经为中原王朝所有。

可是从汉末三国之乱开始,辽东之地就逐渐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掌控。

到了大隋一统天下之后,虽然秦汉的九州之地都已经在大隋掌控,可是辽东之地却依然被高丽弹丸小国占据,所以杨广才会三征高丽想要完成收复故土的伟业。

如今杨铭一统天下,四征高丽不仅是为了收复辽东故土,为杨广的三征高丽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是为了完成杨广没有完成的大业来狠狠的打他的脸。

李靖自然猜不到杨铭内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