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更合适的人来管理,我这半辈子都在国营厂里工作,恐怕……”
“年叔,这个事您就不要推辞了,我相信您。”姚远摆手说,态度很坚决,不容反驳。
“年叔,您是我国内燃机领域工艺管理的大师,您来管理春风科学院是再合适不过的。反而是我,缺乏管理大型机构的经验,实在是力不从心。年叔,您别推辞了。”詹成贵说。
年海红不推辞了,而且有这么好一个平台,是他梦寐以求的。对科研人员来说,五十多岁厚积薄发的薄发阶段,姚远说这个年纪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这个话不仅仅是开玩笑的,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年海红的长处在于技术管理,他担任济柴动力厂车间主任的时候,济柴动力厂的产品质量上了一层楼,就在于他在生产工艺管理这块是有非常深的研究的。
让他来管理春风科学院,詹成贵这位正在成长的小牛专心搞科研,可谓是绝配。
姚远说,“年叔,重型动力研究所您亲自挂帅兼任,成贵担任总工程师,从各个研究所抽出人手来。济柴动力厂这边,年叔您还得继续当厂长,等集团把接任者选出来之后你再正式离任。”
二人点头。
姚远又说,“既然已经把摊子铺开了,因为色丹油田出了一口日产十万吨的油井,我在世界四大交易所股市上赚了不少钱,我决定提前铺开所有重型动力技术的研究,包括航天航空动力,咱们不是有几位苏联的航空动力专家吗,要把他们充分用起来。和长安航发厂合作的斯贝发动机国产化项目也放到重型动力所里,这样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嗯,重型动力研究所暂时独立核算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