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是一个开始?
台下记者瞠目结舌,这话有装逼嫌疑,但得看谁来说。
对于一个前脚刚赚了三亿多美金,兜里还有几十亿美金的人来说,七亿美金绝对不算一个很大的数字。
记者又问:“林总,你说的重仓国内,是指林氏资本以后都会重点投资国内吗?投资又具体指哪方面、哪些领域呢?”
林凡微笑,小伙子路走宽了,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国内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作为一名华夏人,我也希望加入到祖国的经济建设中来。
林氏资本作为全投资链条平台,覆盖从天使到VC,再到PE、二级市场的全阶段项目。
所以,我个人对于林氏资本的定义是助力者,助力国内各类产业腾飞。
一个创意想法,有创业者想把它变成产品、服务,提升社会效率,林氏资本天使基金可以投资他们;
已经小有基础的公司,渴望获得资金,把公司做大,林氏资本的VC基金可以投资他们;
而业务已经完全成熟的公司,或者说是上市公司,他们的目标是做到国内前列,甚至是世界前列,林氏资本的PE基金可以投资他们。
投资的领域,并没有绝对限制,目前我们对科技和互联网投资比较多,但也不排斥比如说生物、工业、教育等产业。
总而言之,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能为股东带来回报的产业,我们都投!”
林凡的话还是比较笼统,很多人就只记住了林氏资本好像有很多支基金,大企业也投,小企业也不嫌弃。
下一名记者提问道:“林总,你方便透露一下林氏资本的资产管理规模吗?”
对于这个答桉,很多人都很关心,连台上的杰克马三人都忍不住看向林凡。
“四十亿美金!”
林凡毫不犹豫,直接脱口而出道。
台下有人发出惊呼,坐在第一排负责招商引资的大老已经双眼放光。
“这些都是你自己的钱吗?”记者又问。
虽然大部分都是自己的钱,但林凡不敢承认,太树大招风了。
他的目的是,既要展示出林氏资本的实力,又不能被人惦记上。
答桉,林凡早就想好了,笑着回道:“那怎么可能?我介绍一下基金的运作模式,斯坦福大学基金会、比尔盖茨先生的瀑布投资等都是我们的出资人……”
听完林凡介绍,台下很多人懂了,原来这些资金不是属于林凡个人的,他只是一个管理者。
不过出资的机构,来头都挺大的。
台下负责招商引资的大老皱起了眉头,大部分都是米国人的钱,不好搞啊!
所有基金都注册在开曼群岛,还使用了层层嵌套的股权结构。
林凡敢说,只要不是国家机器去下大力气查,一般人、一般单位都搞不清林氏资本的内情。
他现在是想投资国内产业,合理的秀一下肌肉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能引来恶狼咬一口。
林氏资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非常神秘的,印象里就是有钱,很有钱。
随着一个又一个记者问询,林凡用各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林氏资本神秘的面纱也被层层揭开了。
有记者笑呵呵问道:“林总,林氏资本投资国内这么多产业,将来赚的钱,大部分岂不是都被外国人赚走了?”
这个问题稍微有些尖锐,回答不好就容易人设崩塌,被当成买办。
林凡沉吟片刻,回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产业是实打实进步了的。
牺牲短期的利润,等发展成世界一流的企业,掌握世界一流的技术后,我们还是可以把东西卖到国外去的嘛!
另外,这些企业也提供了就业岗位,为国家提供了高级人才储备。
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短期内只能抓其一。
但我相信未来,华夏的金融资本可以反过来,投向海外市场。”
为了今天的融资新闻发布会,阿狸方面可谓下了大力气,既大手笔砸出车马费,又动用各种人情关系,才邀请到了今天到场如此多的全国知名媒体。
可这些心血,貌似全都为某人做了嫁衣!
杰克马斜着眼看向面对记者侃侃而谈的林凡。
在这位小老弟嘴里,林氏资本成为了振兴中华科技产业的民族资本,接下来还会向米国及全球投资者募集几十亿美金,再把这些钱投到国内来,助力国内各项科技产业腾飞!
记者们也偏偏吃这一套,被林凡唬得一愣一愣的,不停地提问,不停的给林凡广告展示机会。
杰克马赶忙递了一个眼神给主持人,意思差不多就得了。
主持人会意,紧急插话,把答问权交到了杨致远手上。
林凡本来还有些意犹未尽,可看到杰克马那副哀怨的小眼神,顿时明白了,有点喧宾夺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