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汪斌和杨凌的对话到底是什么,但是他们看见汪斌出了状况也有一些提心吊胆。
特别是吴军,很容易就想到必定是杨凌和江洲钢厂达成了怎样的合作,把汪斌给抛弃了。
吴军在汪斌这里,可是投资了好几万,现在一分钱都拿不回来,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要是杨凌不打算和汪斌合作,今后江州钢厂肯定没有办法用废钢炼制钢铁,那自己投资的那一些钱必定会全部打了水漂。
别人不知道杨凌的手段,但是尝试过教训的吴军可是知道的。
他心里发慌,觉得现在自己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可能的要把钱给拿回来。
想到这里,吴军赶紧走进了财务处,翻箱倒柜拿到了15,000块钱,其中1万块钱是给工人刘海涛的救命钱,有5000块钱是。用于月初给工人们发工资的。
当然5000块钱发工资是肯定不够,但是因为全部投资到了设备之中,江州钢厂还真的是没有什么积蓄了。
既然5000块钱根本就不够发工资,还不如把这笔钱拿来抵消自己的亏损。对于投资好几万块钱的吴军而言,这15,000块钱根本就不够本。
拿到钱之后,吴军想到江城钢厂的危机可能就会在未来几天爆发。
他冷汗直冒,赶紧写了辞职信,想了想却又把辞职信给撕掉了。
作为江城钢厂的财务负责人,吴军知道自己就算是现在立刻辞职也是逃不掉的。
想到这里,吴军这么一个中年男子竟然瘫坐在了椅子上,嚎啕大哭。
好几万的投入,还有一些是借了外面人的钱,这些钱要猴年马月才还的清呀。
江州钢厂李厂长立刻召开了高层会议,通报了自己这一次去江城钢厂看到的情况,并且表明了三点意见。
第1点就是杨凌所撰写的废旧钢铁优化炼制技术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能够极大的节约炼钢的成本。
第2,李厂长和技术人员亲自到了江城,也看到了江城钢厂利用杨凌的技术用废旧钢铁炼制出了,品相较好的钢材,这一些钢材只需要经过一些。简单的炼制就能够成为精品钢材。
第3,李厂长决定和杨凌达成技术转让协议。在江州钢厂其实就是李厂长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开这个会也就是过一个形式,最后工厂的高层决定批准了和杨凌之间的技术转让协定。
在会议现场江州钢厂的高层和技术人员们也是热血沸腾,十分看好这一笔买卖。
江州钢厂的技术人员不是傻子,他们在得到杨凌的技术报告之后,就自己尝试着希望能够复制杨凌炼钢的技术,但是仅仅有杨凌的报告,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这个任务。
在尝试了多次之后,江州钢厂也没有用废钢炼制出品相较好的钢材。
技术人员们很看重这种技术,现在一盘算,利用二十万换取技术的所有权,其实是相当划算的。
不少技术人员甚至迫不及待的要求李厂长和杨凌达成这种交易,因为他们很清楚。
只要拿到了杨凌的技术对江州钢厂而言,所产生的利润可不仅仅是20万。
经过开会决定之后,江州钢厂一致同意尽快拨付20万给杨凌,并且希望杨凌和杨建强尽快协助钢厂完成技术革新,以及专利申请。
江州钢厂的实力就要比江城钢厂的差得多,因此财务很快就拿出了20万。
三天之后。李厂长再一次来到江城。拜访了杨凌的家,将20万现金交给杨凌。
20万的现金整整装了一个大大的黑色口袋。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97年家庭年收入可能也就1万多块,例如江城这样的小县城待遇比较差的,许多家庭一年连1万块都没有。
杨凌突然就拿到了20万,这等于将成普通家庭奋斗20年的财富。
要是杨凌嫌创业麻烦,直接将这20万拿到江州或者是其他的一线城市买地买房,只要等个10多二十年,他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也不是难事。
杨凌也早有准备,他想提前撰写好的专利申请资料,放在了文件袋子中,递了过去。
相关的资料总共有30多页,全是杨凌用手写的里面的计数方法和原材料配方10分的详细。
只有杨凌在去工厂现场手把手的交给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在按照这一份资料就能够很快的掌握废钢炼制的技巧。
也就是杨凌递给李厂长的这份资料,不仅可以用于申请专利,也可以当做是厂里的技术指标。
李厂长提着20万的现金来,本以为杨凌看到现金之后会感到十分的惊讶或者是兴奋。
但是他没有想到杨凌自始至终的表现都十分的淡定,甚至只看了一眼袋子里面的钞票,之后便不为所动嗯。
李厂长上下打量着杨凌的住处,虽然谈不上家徒四壁,但无论是装修还是城市,都十分的老旧,一看应该是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
在这种条件之下,杨凌却保持着一种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