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战定乾坤(2 / 3)

桉之后,朱启马上就拍桉决定了。

把明朝大军分为两路,一路给冯胜率领,一路给蓝玉率领。

两人一路走常规路线,蓝玉则是直到黄龙,直达北元王庭,争取最大的战果。

朱启本来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着让两个将军一人带一路兵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

自己这个主帅就在后面等着战果就好了,不过朱启无意之间却使出了一个战法,那就是声东击西。

虽然汉朝的时候,汉帝国经常使用分兵的策略,但是自从唐朝以后就不是怎么进行分兵了。

一来分兵容易造成被对方优势兵力围杀的状况,二来就是像霍去病卫青,这样的将军自然是少数。

敢在大决战的时候分兵处理的将军,自然也是少之又少,能稳则稳,敢于冒险的并不是特别的多。

朱启看来自己自然是听了张玉的建议,不过在别人看来,辽王殿下可就有古之名将的风范了。

这个时候果断分,兵肯定能够打出战果的。

起码张玉就很佩服辽王殿下

而蓝玉也同样如此,心里默念着,这辽王朱启真是果断,如此战略方针拿捏妥当。

不得了,太子殿下在军事方面万万不是对手。

大明这边很快分兵前进。

不过北元那边可就是一眼抓瞎了,王保保哪里知道大明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还敢分兵。

要知道徐达之前,率领明朝大军讨伐北元,被自己击败,就是因为犯了分兵的错误。

本来以为大明会一条军队走到头,直捣黄龙的,却没想到分兵了,所以北元这边能看到的只有西面冯胜的部队。

至于蓝玉,北元这边就没什么太多的情报了。

况且蓝玉走的根本就不是平常走大漠的路,而是直接带着几个向导,就穿大漠而去,直奔北元的朝廷而去。

北元自从丢了中都和大都之后,现在只能被迫回去上都。

但表面上北元有一个首都存在,实际上北原的皇帝很少会在上都呆着。

毕竟大明打过来,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北元皇帝也不敢安安稳稳的在那呆着呀。

所以北元皇帝现在的位置就在捕鱼儿海附近,只不过这件事情,并不是有很多的人知道。

大明这边的锦衣卫虽然情报出众,也没有办法找出具体的位置,而只能给一个大致的方位。

不过有大致的方位也就可以了,蓝玉看着捕鱼儿海的地形也能够大概估算出北元王庭所在。

这也是蓝玉突出的本领,别的人想学也学不来的。

所以蓝玉就带着10万名军,直奔捕鱼儿海而去。

而在西面的冯胜,则是面对着北元的主力大军。

也就是王保保率领的十来万的军队,在那边周旋着。

想要正面和大明对抗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王保保也只能故伎重施,用这样的方式继续拖延下去了。

却不知道蓝玉已经率领军队直奔北元皇帝所在了。

虽然说北元现在的皇帝,已经差不多是傀儡一般的存在。

大部分的朝中大小事务都是他这个王保保说的算,但北元皇帝毕竟还是黄金家族的首领,也是整个北元朝廷的精神领袖。

如果北元皇帝出了事,情况可想而知了,蓝玉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虽然一直担心着,辽王朱启功劳太大会影响到太子殿下的地位。

但这个时候他虽然是副将,这个功劳到辽王殿下的头上的。

而就在蓝玉拼命催促着军队,朝着捕鱼儿还去的时候。

朱启在后面的中军大帐里面也是一脸的焦急等待着。

他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军功归谁的问题了,他自然是不想抢军功的,但更希望能够借着这一次北伐一举定乾坤。

拿下北元的朝廷,最不济也要打出捕鱼儿海历史上的战绩,才可以这样才能给大明,开创一个万世基业。

而这样的等待,自然是无比焦急的。

朱启恨不能自己被卫青霍去病附体,亲自上战场,打出一个漂亮的战绩来才好。

不过这时候也只能选择相信冯胜蓝玉了。

而在西路军那边,冯胜自然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没多久就和北元的主力对上了。

而冯胜也不是盖的没有丝毫退缩,直接率领大明的军队,迎着北元的主力而上。

王保保这边虽然是想着尽量拖延时间,但大明的速度实在是太快。

冯胜压根就没管后面的部队,直接率领骑兵就冲了上来。

北元这边本来就没有什么士气,想打也打不了,而冯胜这样勇勐的将领,自然是鼓舞大明的士气。

仅仅只5000骑兵就冲散了北边这边的5万大军,10:1的军队数量比居然能打出大胜。

自然是不用多说厉害至极。

而这一仗之后,王保保也知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