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一场考察(1 / 2)

以步兵战骑兵,这本应是处于劣势的。

但战争的魅力就在于,它会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而随时发生变化。

首先,斜月谷谷口的丛林地形,这限制了袁家精骑的战马优势,此时拥有战马,已经不是优势,而是负担。

其次,袁家精骑远道而来,早已筋疲力尽。虎威营却以逸待劳,正处于巅峰战力。

第三,在近战中,虎威营的百锻钢甲剑,要比袁家精骑的皮甲长戟更具威力。

第四,袁家精骑骤然遇袭,军心士气大降,虎威营埋伏成功,军心士气大涨,又增加了三成战力!

有此四条优势,便奠定了虎威营的胜局。

一盏茶后,战斗结束了。

上百名袁家精骑,要么死了,要么重伤躺在地上失去反抗能力。

陈力显然没有留俘虏的打算,他下令士兵,给每个重伤倒地的袁家精骑都补上一刀。

然后剥下死亡精骑的皮甲,捡起长戟,迁走马匹。

又丢下了一些早就准备好的西凉军残破兵器。

这也是早就做好的计划,如果一旦动用了虎威营,跟袁家发生正面冲突。

那就要全歼对方,并将战场未造成西凉军所为的样子。

如今以袁家兄弟为首的讨董联盟,正在跟董卓大战。

理论上,董卓是可能派出西凉军来袭扰袁家,以作威胁的。

若能将袁家的怀疑对象给转移到董卓身上,那他们就更没心情去管陈家的事情了。

陈力在将下令将士兵们的工作都给安排好后,方才向陈放走来。

“公子,幸不辱命,已然全歼袁家精骑部队!”陈力向陈放行了个军礼,然后说道。

陈放此时已然除去了身上伪装,恢复了本来面貌,他赞赏道:“很好,将士们都辛苦了,让他们再加把劲,尽快打扫好战场,然后启程回家。此战之功,我心中有数,回去以后皆有重赏!”

“谢公子!”陈力眼中露出一抹喜色,然后恭敬说道。

“你,你,你到底是什么人?”戏忠已经看傻了,他结结巴巴的对陈放说道。

不怪他情绪有点失控,人生起起落落真的是太快了,

前一刻还感觉已经必死无疑了呢,没想到下一刻就反败为胜了。

当然,跟反败为胜相比,此时他更关心的是陈放的身份来历。

此时他可再也不会将陈放当成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壮士了。

从方才一战的情形看,这些士兵分明是早就埋伏在这里了。

所以陈放是有意将袁家精骑引进这个陷阱里。

而且,这些士兵能够战胜袁家精骑,绝非只是靠着埋伏。

他们自身实力也是极为强大的。

不仅训练有素,皆有基础一级的武道实力,还都装备了钢甲和钢剑。

这绝非寻常势力能够拥有的部队。

他到底是谁?

有什么目的?

手中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又为何要对袁家出手?

戏忠心中泛起一连串的疑问,感觉陈放却是处在层层迷雾之中。

“呵呵,先生大才,出身颍川学院,对东汉势力如数家珍,我到想知道,先生认为我是谁?”陈放轻笑一声,悠然问道。

戏忠瞳孔微缩,他敏锐意识到这是陈放的一次考教。

在知道陈放的身份并不简单后,再看陈放的所做作为,自然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戏忠此时觉得,或许陈放杀袁畅等袁家子弟,救他和小女孩,是出于义愤。

但当他们来到斜月谷后,陈放跟他的谈话,却已经是在从各个角度对他进行考察了。

明主求贤士,贤士求明主。

这是双向选择机制。

显而易见,陈放有收下他的意思。

但具体如何收下他,以及收下他后怎么安排,则要通过认真考察后,在做打算。

而对戏忠来说,他其实没有太多选择。

当他被陈放从平舆县城中带出来后,就已经算是跟袁家反目了。

如果说当时还有缓和的余地,还可以通过颍川学院来协调此事,不让袁家追究他的责任。

那在经过斜月谷谷口之战,就算是颍川学院也庇护不住他了。

上百名精骑,就算是对袁家来说,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这股力量被葬送在这,便是对袁家来说,也堪称一次重创。

面对如此重大的损失,必须有人为此承担责任。

而作为此事源头的戏忠,更是袁家不死不休的敌人。

这种情况下,戏忠要是还想活下去,就必须去投靠一个不惧袁家的势力。

但去哪找这种势力?

袁家可是东汉顶尖家族,袁绍袁术皆是一方诸侯。

纵然东汉还有不惧袁家的势力,又有哪个势力愿意为了他跟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