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请假(2 / 3)

“离组?”

“是啊,上次拍《喜庆》的时候,有个小演员和我特别投缘,这个月她过生日,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去参加她的生日宴会,我可不能放她鸽子。”

“哪一天啊?”

“二月十三。”

————

《盛世欢颜》的男主角,也就是霍子秋所扮演的角色,是当朝圣上最小的弟弟,尉王爷。

这个弟弟几乎是老皇帝快挂了的时候才出生,年纪比皇上的几个儿子还要小。

因为年龄差距太大,皇帝也不担心这个弟弟会抢自己的皇位,所以极为善待他,一直恩宠不断,把尉王爷养成了一个道道地地的安乐王爷。

说的难听点,就是个绣花枕头。

等到尉王爷到了适婚的年纪,皇上想给他选个好亲事,结果选来选去都挑不到称心满意的。

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合适的吧,刚订完亲没几天就会出问题,不是这个和人私奔了,就是那个忽然患病卧床不起。

皇上请国师给尉王爷一算命,说是尉王爷的八字奇特,必须找个八字也很独特的官家女才能相配。

皇上于是下令让国师去挨家挨户地走访,就像当初王子找灰姑娘一样,劳师动众。

结果找到盛家的时候,国师一看到盛清歌,一拍大腿就说:“此女可相配也。”

于是连夜就报到宫里,当夜皇上就下了明旨——以盛家嫡女盛清歌为尉王妃,不日完婚。

当时因为政党之间的倾轧,白家被扳倒,盛家几乎可以说是一家独大。白一泓随着其父远走他乡,盛清歌和他之间的婚事虽然没有明确地解约,但是也只能算是一纸空文了。

接到圣旨之后的这场戏是场群戏,也相当精彩。

盛家的大厅上,正上首坐着盛父,往下一边坐着盛清歌,一边坐着盛清诗和其母罗氏。

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如果认真比较一下,还就属盛清歌算得上相对平静。

扮演盛老爷和罗氏的,是圈子里的老戏骨李德健和蒋珊林,栋欧式常年在各大连续剧里出演老爷太太的,对于《盛世欢颜》这种戏简直是信手拈来。

只见罗氏努力了几次,挤出一个不太好看的笑容,柔声对盛老爷说:“老爷,您看,这赐婚本来是好事儿,但是咱们和白家那边也没彻底断干净,以后要是被别人知道了,我就怕他们说三道四,清歌会受委屈。”

盛老爷的脸色铁青,很是威严地看了罗氏一眼,没说话。

盛清诗忍耐不住,叫嚷起来:“凭什么每次的好事都是她得了去,白家的婚事是这样,尉王爷的婚事也是这样,难道就因为盛清歌顶了个嫡女的名分吗?”

乔梓潼倒真的是入戏很深,这句话说得又气又急,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清诗!”罗氏猛地一声呵斥,“你父亲还在这里,怎能如此放肆?还不快和清歌道歉?!”

蒋珊林不愧是老演员,这一斥一训之间,语气和表情都掌握的很好,虽然身体动都没动,但硬生生地把撒泼的乔梓潼的气场给压了下去。

乔梓潼好像是真被吓到了,一下子蔫了,后退两步坐回椅子上。

在她闹腾的时候,盛清歌不发一语,就冷冷地看着她闹,眼里不知道是不屑还是怜悯。

“清歌,”盛老爷终于开口:“这婚事,你怎么看?”

盛清歌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尖:“女儿没什么看法,皇命难违,难道我还能抗旨不成?”

这句话被安宁拖长了音慢慢说出来,一下子就多了几分意兴阑珊的意思。

“你要是不想嫁,为父拼个丢官弃职也要进宫请皇上收回成命。”

听他这么说,盛清歌终于抬起了头,似笑非笑:“丢官弃职?收回成命?女儿着实是感动。”

“只不过,”安宁把自己脸上那点假笑猛地一收,神情一下子凌厉起来:“父亲该不会不明白这道圣旨是什么意思吧,您想让女儿做出个宁死不从的样子来抗旨?实在抱歉,我还很爱惜自己的性命,也实在是不想成为父亲手中的利刃。”

其实哪有什么“八字不合”,帝王家的亲事,怎么会被这样的无稽之谈而左右。这些不过都是皇帝的小把戏,先借着国师的眼睛到各家各府巡查,再借着国师的口选定一个早就被内定好了的人。

不巧,盛清歌就是被选中的那个倒霉鬼。

白家一倒,盛家的权力膨胀,所谓树大招风,皇上当然会生出猜忌之心,所以急忙忙地要把盛家和一个纨绔王爷绑在一起。

这其中的门道,盛清歌早就在太监前来宣旨的时候想透了。既然她都想明白了,她的父亲又怎么可能不懂?只不过是在装傻而已。

盛清歌这话一说出来,摄像机在场内的每个人脸上扫过。

罗氏迷茫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