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骚操作(3 / 4)

船上又没有什么值钱玩意。

李敬和赵羽,林正风他们接到了前方的战报,果断下令把海盗俘虏,包括海上捞起来的,一起集中到四条相对完整的海盗船,由拖拽靖字军陆军的太原舰全面接手管理,看押。

其余的海盗船全部放弃。

他们三人转乘救生的小船,带着亲卫,赶赴了济南舰。

经过审问了好几个海盗。

李敬才搞明白,震东海这个势力非常复杂,他们表面上盘踞在宋代太平兴国时期新设立的昌国县一个小岛上,其实根子在大岛,也就是后世的舟山市舟山岛。

震东海这个势力很复杂,有当地人,有官府,有大食人,有婆罗人。

震东海乃是昌国县迁徙过来的家族郑家的主事人的代称。

拥有船只无数。

曾经多次带领外国商人前往大宋朝贡,跟礼部官员一直有往来。

甚至还跟扬州有联络。

大食和婆罗等外国人,跟郑家勾结,横行于这东海之上,对过往船只征收过路费用,他们人数不多,并没有从这些抢劫中获利,甚至倒贴钱的郑家,让他们组成最后一道防线,阻拦远洋贸易回两浙的船只。

震东海在岛上是良民,出海无恶不作,不止收保护费,对不熟悉根底,没有后台的海商都会杀人劫掠。

他们跟当地官府关系很密切。

各种利益纠葛,盘根错节,李敬一听就明白这些官匪勾结的勾当。

果断的下令船队开向兴国县,拿下郑家和这帮吃人的狗官。

到了舟山外海,公主,太后,太妃,包括三个水师统领都兴奋的很。

因为他们看见了好多船。

至少七八十艘商船停泊在这里,加上各种大小渔船,给人感觉整个群岛码头全是船。

这些船倒不是都是郑家的船,其中一部分也是各地商户,来跟郑家拉拢关系停靠的船只。

而李敬却没有那么兴奋。

他忽然间想起了搜山检海,历史上赵构在建炎三年,也就是明年,被追到明州(今日宁波的时候)郑家究竟是忠于赵构还是支持完颜宗弼。

他有些搞不清楚。

不过除了搜山检海这个词,他还想起了一个人,张公裕。

张公裕据说比宗泽年轻不了多少岁。

却是一员在历史上被南宋皇帝淹没的悍将。

他是和州防御使,和州是哪里呢?今天的安徽巢湖。

张公裕听说金狗打来了,还在追杀赵构,于是从安徽带着水师一路出发,试图营救赵构,阻挡金狗。

他做梦都没想到,赵九妹跑路那是一绝。

一直从长江里追到杭州湾,张公裕的水师官兵胳膊都划抽筋了,愣是撵不上赵构。

直到赵构带着文武大臣上了舟山群岛,他才跟赵构取得了联系。

赵构对这个老头不感兴趣,看见他,就想起了不听军令的宗泽,不过张公裕的忠诚还是值得嘉奖的,提拔他作为枢密院提领,其实把满心希望寄托在了张俊身上,希望张俊守住一海之隔的明州。

在给张俊的信中,赵构低声下气地求张俊务必拦下完颜宗弼,并允诺以后以“王爵之位”待之!

谁知道,张俊跟完颜宗弼接触打了一小仗跑了,美其名曰得胜了,该去保护皇帝去了,其实跑的方向跟赵构都不一样。

明州知州通判一看,张俊都不管了,他们哪有那个能力对付完颜宗弼。

于是也跑了。

完颜宗弼不管,有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俘虏二帝的珠玉在前,他也立功心切,一副不把赵构抓住,誓不罢休的架势,屠了明州城,又收拢战船,派出前锋斜卯阿里出海找赵构。

斜卯阿里手里有一大批熟悉江南水性的宋奸臣,一路带着前锋部队走运河,渡长江,一路过来都没有败绩。

那个骄狂。

却不料想大量船只在舟山外海,栽了一个大跟头。

张公裕老头以三千兵以寡敌众,就用了两个战术,一个“轰”一个“撞”。

主要是仗着自己船大,架设投石机,床驽,对着金狗战船就是一阵狂轰。

斜卯阿里的血性也打出来,冒着石头,箭雨就开始对着张公裕的船队冲。

哪里知道这样的做法正中老头下怀。

张公裕给这家伙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什么叫姜是老的辣。

他船头固定各种尖头的木头,在船角上包铁,狠狠的对着金狗撞过去。

杀的斜卯阿里船队人死船翻,连斜卯阿里本人也差点死于此战。

完颜宗弼的搜山检海,玩不下去了。

被迫撤军。

但是让人吃惊的是,过一劫的宋高宗赵构从海上回来后,却对外大肆宣扬是“天降奇像”吓退了金军。

而立下奇功的大英雄张公裕,从此却在史册里被隐没。

那个为了逃命丢了明州,导致明州全城百姓被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