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章(美食章)鸡蛋灌饼,秘制辣椒酱(2 / 3)

没有手机、平板,不用上课,但春日的校外哪儿都是最好的游乐场。

比如顾恪记忆里,小学时最常去的春游地点就是……烈士陵园。

老师带着大家到陵园的烈士墓碑前参观致敬后,就可以在陵园外的公园玩耍了。

那时的烈士陵园在城中心,还是公园的核心处,风景还很不错。

偶尔换个地点,那就去……县上的烈士陵园。

收回思绪,小满和小萍儿已经在忙活了。

先用冷水热水各一半和面,再合到一块儿,醒面一刻钟。

再拿出醒好的面团搓揉光滑,拉成条,等份捏断成剂子,再揉圆。

一个个白白胖胖,光光滑滑的很像小满,总之就很可爱。

再用面粉二,油一的比例,调成油酥。

这时再来对付那胖嘟嘟的白胖子们,将它们擀开,靠中略厚,边缘略薄。

再将油酥刷在面片中间,留出边缘,两两相叠,捏合边缘。

两张面片合为一张厚面片,再次擀开,让其变得更薄更大,但不能破掉。

边缘处要留一点,不能全擀,这是避免把两层面片中的油酥压出来。

云纹鏊的“孪生兄弟”黑锅鏊再次登场。

烤炉生火,调整到小火,放上黑锅鏊,刷油后把比小满上半身还大的面饼放上去。

小满的手艺很准确,面饼差一寸就能铺满锅面的样子。

十息左右,底部大致定型,立刻翻面,以免单面受热过度,锁不住饼内空气。

如此重复方面数次,面饼内部空气膨胀,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状“气球”。

小满感觉有趣,拿着手指轻轻戳动,那球就颤巍巍地轻晃着:“咦,这个有点好玩啊。”

顾恪正用葱花、油、盐、鸡蛋调着蛋液。

闻言侧头,看到那颤巍巍的球体,若有所思地点头:“好玩归好玩,戳破了我这蛋液可不好灌进去。”

小满咽了口唾沫:“那就赶快灌蛋液吧,我已经感觉到饿了。”

顾恪失笑,将刚调好的蛋液递过去:“那就你来倒吧。”

小满一把接过,血气微动,就在鼓起的白面球上斜戳出一个洞——直戳容易被饼里的热气喷一脸。

拉开一些,将碗口朝里一倒,再向上拉起。

蛋液在空中拉出尽尺的丝线,灌注进饼内夹层。

小满手腕轻甩,碗中残留的一点蛋液就被准确地甩进了开口中,一点都没漏出。

顾恪无语:这手法,上一世那些老师傅看了肯定会暗骂作弊。

人家都是老老实实凑着灌,姿态朴实无华,但不会出漏出来。

小满这就有些炫技的意思了。

好吧,或许是自己讲做菜时,不小心掺进去了一点《食神》、《金玉满堂》的内容。

这两部电影的导演一个是徐克,武侠片大佬。

一个是周星驰,对功夫片相当喜爱。

拍的是美食片,最后动作效果却带着武侠与功夫的韵味。

起码金玉满堂里厨师的菜刀,远比2021年的武侠剧主角的长剑更凌厉飘逸。

食神里干脆连厨艺的来历和名字都是武侠小说。

而小满,是一名武宗。

她无需吊钢丝就能横行天空,血气控物也有三分御剑的模样。

完成电影里那点小花哨的手法,真是大材小用了。

但她也是个实在人。

好吃永远是最重要的,耍帅只是顺带,绝不为耍帅影响食物品质。

灌完一大碗蛋液,她手掌轻翻,恰到好处地将面饼翻面,没让蛋液漏出来。

蛋液受热凝固,封闭了那个开口,瘪下去的表面又鼓了起来,却不如刚才那么硕大。

来回翻动数次,让饼两面都出现点点焦黄色,这张鸡蛋灌饼就算做好了。

接下来就开吃……是不可能的。

小萍儿那边已用三肥七瘦的前腿肉切碎成略粗的馅,保留一定的颗粒感,再加入糖、盐、酱油、土豆淀粉、鸡蛋,搅拌均匀。

压成厚度半寸不到的长条,再用葵花血气进行快速降温。

以前都是柏素清用碧海劲干这活的,现在柏姐姐去当睡美人了,小萍儿自然得顶上。

葵花血气偏阴柔,却并不以冻结见长。

好在她已晋升武尊,又参详过碧海劲,以葵花仿碧海,也能有个三四成效果。

对付同等级的武尊未必好用,收拾些没有防护能力的食材绰绰有余。

见黑锅鏊空出来,她就端着盘子过来,将长肉条切段放上。

小火慢煎,定时翻面,不能太要,只须两面呈现出微微的焦黄色就可以出锅。

顾恪拿过条煎肉段,摆在切开的鸡蛋灌饼上,再铺上一片嫩黄白菜心,卷起来就塞进小满和小萍儿口中。

小满一口咬下,大眼睛顿时眯起,发出那种极度满足的吚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