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据说还是高门豪族,族谱很长很长那种。邓愈的父亲征战时正好救了这个官员,便与其约定了亲事。
陈标好奇道:“难道邓将军的父兄去世后,曹家毁亲,邓将军把媳妇抢了回来,所以他媳妇才讨厌他?”
宋氏笑道:“你说什么呢,邓将军不是这种人。高门豪族重承诺,邓将军又有兵在手,不是什么破落户,他们怎么会毁亲?只是邓将军夫妇二人有些合不来罢了。”
宋氏起初没有说曹氏太多坏话,尽可能地为曹氏找补。
但陈标如此聪明,立刻就从宋氏那些理中客似的好话中,理清了邓愈后院的事。
邓愈的父亲可以说是挟恩图报,但曹家也可以说是想在乱世中寻得庇佑。所以邓愈才能攀得这门高贵的好亲事。
只是曹氏自幼生长在高门大户,与邓愈并无共同语言,更瞧不起邓愈身边出身和邓愈一样低的泥腿子将领,不爱出门应酬,导致夫妻之间感情十分紧张。
更让曹氏如鲠在喉的是,邓愈不仅是个无法沟通的粗人,生活也非常粗糙。曹氏自幼锦衣玉食,过不得邓愈那样粗糙的生活。
邓愈嫌弃曹氏奢侈,曹氏嫌弃嫁给邓愈之后就过苦日子,两人感情就更差了。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让秀英夫人劝了劝。
邓愈身为朱元璋信任的将领,手中金银其实不少,只是不习惯太讲究的生活。在秀英夫人的劝说下,邓愈由着曹氏张罗,自己不再管曹氏的事。
曹氏也不再抱怨邓愈,只是对邓愈冷漠以待。在有了女儿之后,她干脆和女儿搬到了自己的院子,不与邓愈同住。
邓愈便纳了几个侧室,关上院门过自己的日子。
夫妻俩形同陌路。
陈标叹气:“她对我如此冷漠厌弃,大概是因为我是商人之子?”
高门豪族都挺嫌弃商人,就像是后世人嫌弃暴发户一样。
宋氏却道:“她对谁都是那副鬼脸,和地位没关系,她就是被家里人教坏了,性格十分骄纵恶劣,你别和她计较。”
陈标噗嗤笑道:“嫂子,你刚还给她说好话,怎么突然开始说坏话了?”
宋氏又点了点陈标的脑袋,道:“你心善,我怕话说轻了,你会受她的罪。”
陈标摸着额头,道:“她在后院,我只要不去邓将军家,能受什么罪?”
宋氏道:“我就是让你别去他家的意思。”
陈标问道:“嫂子在她手中吃过亏?”
宋氏冷笑:“我能吃什么亏?只是从她手中救下了几个可怜的差点被她打死的奴仆,被她厌恶了罢了。”
陈标目瞪口呆:“打死奴仆?!”
宋氏道:“她那等豪门豪族,何尝把奴仆当人?怕是洪都府这些百姓,在她眼中也不过是蝼蚁,打死了便打死了。”
陈标皱眉:“邓将军由着她乱来?”
宋氏道:“她用的人都是从娘家带来的仆人,邓将军能管到她嫁妆庄子上去?”
陈标再次皱眉,但也不好说什么。
以现代人的观念,他心里很不舒服。但在这个时代,他顶多和堂嫂一样,见到的时候劝一劝,没见到就只能当做没看见,不可能管别人家里的事。
就是邓愈也管不到自家妻子的嫁妆头上。
曹氏其实很可怜。
她一家人都是嫁给其他高门豪族,只有她被迫嫁给一个粗俗的泥腿子,心里肯定不自在。
她是官宦老来女,在家辈分高,年纪小,自幼锦衣玉食、呼风唤雨,嫁给泥腿子后生活质量下降,连抽个奴仆出气都有人指手画脚,生活就更加难受。
陈标道:“现在寡妇也能再嫁,她这么痛苦,不如和邓将军和离。”
宋氏摇头:“他们俩和离不了。曹家有名望没兵,得靠着邓将军过活。邓将军曾经试图将曹氏送回家,曹家说什么家里要贞洁烈妇,曹氏若被休弃,就只能让曹氏自缢。邓将军便又将曹氏带回来了。自那以后,曹氏的脾气更加坏了。”
陈标道:“可怜。可怜又可恨。”
宋氏沉默着点点头。
她和陈标说这么多,其实也是为曹氏好。
家里人虽然没有告诉她陈标的真实身份,但她十分聪慧,朱文正又对她极好,遇到事愿意和她商量,所以她已经大致猜到了陈标的身份。
以“陈”家对标儿的看重,若是标儿厌恶曹氏,曹氏可能会被自杀。
宋氏不知道自己对曹氏是如何感受。
一边,她十分厌恶曹氏不拿奴仆和普通百姓的命的暴戾;另一边,她又同情曹氏被迫嫁给自己不愿意嫁的人,并被家里人丢弃的痛苦。
陈标道:“她可怜又可恨,但最重要的是可恨。当她不拿人命当回事的时候,就失去了被人同情的资格。”
陈标眉头紧皱,厌恶道:“这个世间女子有谁不可怜?她在乱世中能随意浪费食物,将金银投到水中玩乐,心情不好了就抽死几个奴仆玩,她哪里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