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民意运用釜底抽薪(3 / 3)

不想逃,是没办法逃。

大部分百姓一辈子没出过自己的村庄。他们不仅对外界很恐惧,也没有钱和能力去外地。

只有在战乱和灾荒的时候才会有大规模流民出现。成为“流民”就等于大概率会死,只要还能有一点点活路,他们就不会成为流民。

但大明官府负责的移民迁徙不一样。他们在路上有官府分发粮食,到了目的地有田地、种子和农具,还有大明的官兵帮忙耕种。

只要去陈述孔家的罪行,就能离开这里?曲阜被孔家欺辱过的百姓终于意动。

当第一个快要活不下去的人悄悄进入常葳驻扎的兵营时,这焚烧衍圣公府邸的火焰就控制不住了。

……

“其实这样做,弊端很大。许多活不下去的人为了移民,大概会诬告吧。”朱标捧着茶,看着常葳写来的信道,“民意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当明智未开时,愚弄民意非常容易。只是现在这把刀在我们手中,所以它才显示出正面的作用。”

手臂吊在脖子上的朱樉若有所思:“如果操纵民意的是一个居心不良的人,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后果?”

朱标道:“对。其实从古时候起,操纵民意的事就很常见,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的‘大楚兴陈胜王’,或者红巾军起义的‘石人一出天下反’,都是此类运用。”

朱樉问道:“那如何规避呢?”

朱标笑道:“最简单的是压制,最长远的是开民智。不过如果开了民智,统治者想要操纵民意做不好的事,就有些难度了。”

朱樉道:“大哥肯定希望开民智。”

腿上打着绑带的朱棡插嘴:“大哥不是已经在做了吗?公学都开到县里去了。”

朱标道:“县里还不够,我希望每个村庄都有社学,至少能教导孩子们识字识数,他们稍稍长大一些,才能进入县里的公学……孔佑,你抖什么?”

孔佑:“……”我敢说吗?

朱棡笑话道:“大哥,你用衍圣公的遭遇给我们讲解民意,他能不抖吗?”

朱标安抚道:“别害怕,你家和衍圣公又不是一路的。”

孔佑:“……是。”我们不是一路,但是一家啊!

老师果然好可怕!

孔佑都忍不住为老师担心了。老师的弟子学会这样操纵民意,影响朝政,皇帝真的能容得下老师吗?

历朝历代,自作聪明被君王屠戮的天才可不少!

但孔佑不敢说。他怕被老师骂。

“常葳这一招……她恐怕自己都没想到,会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朱标手指拂过信纸,心情复杂。

常葳真的是认定了一件事,就要拼了命做到。

在北京的时候,常葳做事总是很温吞,虽然能做好,但看得出没多少积极性。没想到她找到奋斗目标后,会如此拼命,甚至变得有些疯狂。

这疯狂劲,真的和常叔叔一个模子刻出来。

“九州是否也能用到民意?”朱樉问道,“同样是移民,我们可以把大陆上的百姓移到九州,也可以将九州的百姓移到大陆。九州是大明和倭国海上经商必经之地,听闻了中原繁华几百上千年,他们的百姓或许对中原心生向往。”

朱标笑着鼓励朱樉继续说。

朱樉道:“现在九州倭国贵族鼓动百姓上山为匪,给我们造成许多骚扰。如果我们不仅将大明百姓迁徙到九州,也告知他们可以迁徙到中原,或许这些抵抗会减轻。”

朱棡立刻道:“好主意!我也去和草原的小部落说,投靠咱们大明,就能在北直隶附近水草丰茂的草场放牧,如果会种地还能到内地种地,应该能拉拢不少人吧?”

朱标赞许道:“你们可以试试。”

两人立刻跃跃欲试,想要立刻返回,然后被朱标按住。

两个弟弟,一个伤了胳膊一个伤了腿,都给我乖乖待着!伤好之前,哪也不准去!

“你们实在是太闲,就来帮我干活。”朱标板着脸道。

两个弟弟立刻如丧亲爹。

他们不想当文吏啊!

朱标骂道:“你们这是什么臭毛病?以前不帮我干活帮得好好的?现在怎么一个个都学正哥了!”

(远方的朱文正:阿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