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虎侍立在暖炉的外侧,面朝端坐在暖炉内侧取暖的朱高煦,躬身道:“殿下,卑职今日在书院正门口抓到了一位形迹可疑,但自称为南洋三佛齐国使者施进卿的海外华民。”
“且仔细说来。”
朱高煦一听是“施进卿”,便连忙吩咐道。
“是。”曹虎恭声道。
随后,他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致说了一遍。
今日清晨,并不当值的曹虎在家里陪老婆孩子,忽然接到值守书院正门的几名护卫禀告,说他们抓到了一位形迹可疑的人。
曹虎立即前往书院,见到了被抓者施进卿及其随从。
那守门的几名卫士说,最近好几日,施进卿领着数名随从在书院门口晃荡,并请求见院长。
他们见施进卿等人来历不明,不仅拒绝通传消息,更留了个心眼。
毕竟,书院的院长是当今太子,而很多人都知道太子经常巡视书院,像施进卿这样嚷嚷着要求见书院院长的人多了去了。
一般对待这样的人,金陵书院有专门的接待室,用以甄别来访者身份的真伪,以及来访目的等事宜。
今日施进卿又说要入书院求见院长,众门卫自然不可能放他进去。
施进卿急了,打算带着随从硬闯,但他们怎么可能会是众门卫的对手,很快就被抓住了。
曹虎发现施进卿虽然肤色黝黑,但长相与大明百姓一样,而且说话有着严重的南方沿海海民的口音。
施进卿说他是南洋三佛齐国新任国王派来出使大明的使者,因为来明途中在大海上遇到暴风狂浪,导致可以证明身份的文书全都被风浪毁坏。
所以他们上岸后,求见泉州地方官府时被认为是冒充的外使,地方衙门要他们缴纳罚金,否则就把他们捉拿下狱。
由于身负重大使命,施进卿不得不找了个由头,率随从逃跑。
辗转一个多月之后,他们终于联系上琉球国访明使团,并跟随琉球国使团,来到了京城。
因为事态紧急,施进卿不愿意跟着琉球国使团慢慢等待朝廷礼部的安排,所以他决定剑走偏锋。
施进卿探知当今太子朱高煦是金陵常科书院的院长,经常会到书院巡视,便一路赶到书院,希望能通过太子,拜见大明的新皇永乐帝。
为了证明他们的身份,施进卿还把琉球国使团为他们写的身份证明文书,交给了曹虎。
看了戳有琉球国使臣印信凭证的文书后,曹虎猜测施进卿所言可能是真的。
他不敢托大,吩咐左右把施进卿等人看守好,亲自来皇宫,将此事禀告于朱高煦知晓。
“施进卿现在何处?”
听完了曹虎的讲述,朱高煦问道。
“回殿下,施进卿等人被看押在书院接待室偏厅之中。”曹虎恭声答道。
朱高煦望着眼前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壮汉,下了一道命令:“你先派人带施进卿去沐浴更衣,然后带他来见我。”
三个时辰后。
曹虎领着换上了褐色棉袍的施进卿,来到了春和殿。
“草民施进卿,叩见太子殿下!”
施进卿屈膝跪地,对着朱高煦行了一个参拜大礼道。
朱高煦道:“平身。”
他的目光从施进卿脸上扫过,接着打量了对方一番。
只见施进卿高约一米六七,下巴上留着一撮山羊胡,鼻孔较为突出,额头满是皱纹,肤色黝黑,看气质就像是长年生活在南洋海岛上的人。
待施进卿起身后,朱高煦接着问道:“你说你身负使命,急着见我,究竟遇到了何事?”
“禀太子殿下,草民祖籍本是广东人,因宋末元初战乱,祖辈移民海外,几经辗转,这才定居于南洋旧港。”
朱高煦知道此事。
即便在大明建国之初,依然有许多广东、福建沿海海民迫于生计,出外谋生,其中在旧港定居者,多贩卖货物往来于南洋各国经商为生。
“十多年前,祖籍南海的梁道明带领一家人移民旧港,因草民与其有生意往来,时日一久,便与其成了至交好友。”
“八年前,有一伙旧港的当地土人勾结海外倭寇,欲抢夺我等华民的钱粮财货,幸得梁道明事先察觉,提前带领我等华民转移钱粮财货,草民及家人这才逃过一劫。”
“为了抵御海盗与土人的侵扰,我等华民集群而居,打铁炼钢,铸造刀枪,并从各家之中选出青壮,编成义勇,定时演武。”
“后来,移居来旧港的华民越来越多,达数千人。因梁道明威信高,被众人推举为华民首领。”
“洪武三十年,满者伯夷国举兵入侵三佛齐国,当时三佛齐国中大乱,梁道明率领我等华民组成的义勇兵,守卫旧港,并打退了满者伯夷国的入侵。”
“四散的三佛齐国土人见我等不惧满者伯夷国,便纷纷依附我等。不久后,梁道明率领我等,夺回了三佛齐国被满者伯夷国侵占的北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