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权贵了,多赚点钱怎么了
满人全也想融资上市赚钱,也想去投资大明的各种暴利行业啊。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怎么投资
怎么投资才能确保能赚钱,怎么投资才能确保明朝廷不会没收他们的财产
思来想去,满人权贵们委托大清国第三智囊,幼麟魏功朝,来想想办法,让大家能赚更多的钱。
得到这些惹不起的贝勒贝子们委托的魏功朝思来想去,决定偷偷和南边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渠道来赚钱。
而这个时候,南方的士绅富豪们,正在为了蒙古那肉眼可见的利益而发愁。
他们之所以发愁,是因为根据计算来看,把巴连衲都和察哈尔两片草原的资源整合起来化为两个实业集团后,这两个实业集团的资源太充足了,无论是羊毛还是棉花,还是其他什么,都太多了。
南北方的商人们到不是吃不下这么多,毕竟不算大明国内市场,国外贸易市场也需要大量的纺织品啊。
问题主要在于,东西太多,运输渠道太少,大批羊毛和棉花无法第一时间运输来,这就影响大家伙赚钱了。
拿眼下来说,在巴连衲都和察哈尔正式成立实业集团并运营的第一个月,这两个实业集团就筹集了惊人数量的棉花、羊毛、牛羊乳,这些东西都是南北方大商人们订购的,可问题是这些东西一时半会儿运不出来。
哪怕是直隶地区最大的物流公司,周王朱恭枵的物流集团,一时之间都很难转运这么多货物。
长城之内还好说,官道运输,漕运运输总是有办法,可其主要问题就集中在从草原到大同这段路上,这一片要跨越大片无人
区,就一条直道,根本不够用啊。
为了运输货物急的发愁的南北方大商人们一方面要求草原巴连衲都和察哈尔衙门提供协助,一方面也是自己想方设法的组织商队去运输。
最后虽说好歹把东西都运出来了,但费劲的功夫让商人们很不满意!
这种效率太影响赚钱了!
看看天津府!
天津府眼下是大明北方最大的贸易出口地,直隶各地的货物集中到京师后就通过火车直接拉到天津府然后装船出口,这效率,天津府的商人和北直隶的商人都笑歪了嘴。
南方的商人们思来想去,觉得不能这样,于是南方江浙一代的富商们凑一起开了个会。
浙商和苏商都是有钱人,他们除了经营纺织以外,还有茶叶、瓷器另外还投资诸多方面,因此他们不差钱。
眼下这些富商聚在一块,其能动用的资金就更大了。
其中一个富商更是直接叫嚷着
其余商人纷纷附和,他们又不是缺这个钱,他们只是缺技术而已。
见大家伙都支持这个方案,又有人开口了∶
这话出来立刻有人附和
一个德高望重的士绅说道
又有几个士绅起身有人提议道。
为首的那个士绅说道
说着,这几人七嘴八舌将江浙的士绅豪商们所面临的情况详细说了说。
最后一人说道
钱谦益点了点头
听到这话又有人说道
钱谦益听到这些人还想修连接南北直隶的驰道,颇为惊讶的看了这些士绅一眼,他们眼下能拿出这么多钱来修建这两条驰道?!
钱谦益不知道,眼下这些江浙的富商还真能拿出这么多钱!
因为他们还有别的贸易伙伴一起投钱,这个贸易伙伴,就是魏功朝!
魏功朝手里可握着大清国那些满人权贵的大笔银子,他眼下是空有钱财却没有地方能投资入股,如今他拉上南边士绅商人一起投资,这样目标就小很多了。
钱谦益倒是没想到满清那些满人权贵为了赚钱能投资大明的驰道和公司,但既然这些士绅愿意投资给朝廷修驰道,钱谦益还是愿意在内阁上提一嘴的,毕竟他又没收受什么贿赂,这修驰道也是为了朝廷啊。
想到这,钱谦益说道
这些士绅说道∶
钱谦益听后点了点头,如果朝廷真有这方面的想法,那么他倒是可以适时的帮一帮。
这些士绅显然不是傻子,他们在来京师之前就打听了下消息,各方面确认后知道朝廷的确有修建驰道的意思后这才来找的钱谦益,不然朝廷没这个意思,就算钱谦益是内阁阁老也不管用啊,毕竟眼下朝廷做主的可不是钱谦益。
安抚好这些士绅让他们先回客栈休息后,钱谦益先是派人去确认消息是否属实,得到答案后这才准备着怎么找张好古提一提这方面的事。
翌日内阁诸人在文渊阁开完内阁小会后,张好古刚出了文渊阁还没走几步呢,就被钱谦益叫住了
张好古看了看钱谦益,笑道
钱谦益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钱谦益听后说道
看了看满脸为了朝廷着想
的钱谦益,张好古愣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