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时候韦应物便开始发愤图强,努力读书,并写出了许多知名的诗作。
也因为他写的诗非常好,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镜头里面。
饰演韦应物的演员从一个欺男罢女的地痞慢慢转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诗人。
甚至。
因为读的书越多,韦应物对于以前种种的行径也变得更为的羞愧。
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候犯下的过错,他写下了许多有关于百姓疾苦的诗篇。
也在为官的时候为百姓做了许多的实事。
与之同时。
他的性格也从原来的飞扬跋扈,慢慢的变得云淡风轻,平静安逸。
而某一天,任滁州刺史的“韦应物”游览西涧,感这里的风光无比的美好,随即吟诗一首。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其实前世对于韦应物这个人,不少人不是特别了解。
或者你问韦应物有什么诗作,很多人也说不出来。
但是。
当你读到这一首诗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首诗是他写的啊。
《滁州西涧》念完,饰演韦应物的演员飘然离去。
正如这一首诗一样,那么的高雅悠然,又显示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哈哈,这个韦应物当真是上天眷顾。”
“是啊,此前是地痞无赖,没想到也能浪子回头。”
“你知道这证明什么吗?”
“证明什么?”
“读书改变命运啊。”
“噗……”
直播间内众人都被这一句读书改变命运的话给整笑了。
不过。
虽然看起来一些逗,但仔细一想,还真是。
如果不是读书,韦应物还会是现在的韦应物吗?
如果不是读书,哪里有现在流传出来的经典诗篇。。
如果不是读书,他又如何能够浪子回头,重新做一个好人?
这不经让众人想起此前陈凡讲的文天祥。
读书人有一种正气赋于体内。
他平时可能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他却时刻影响着你。
哪怕你此前穷凶极恶,但只要读书,正气便能对你进行改变。
韦应物,便是被读书改变一生的人。
“拍拍拍……”
现场嘉宾也为这位韦应物,送来了一阵又一阵掌声。
……
另一边,镜头再度对准陈凡。
陈凡也是感慨:“不得不说,韦应物的人生真是跌宕起伏。但事实上,不只是韦应物。有很多的读书人,很多的诗人,他们的人生也不见得就像此前一众诗人那样走得这么平顺。下面,我们邀请第二位诗人,贾岛。”
与之韦应物不一样。
或者说,与之一众诗人都不一样。
贾岛出身寒门。
不只如此。
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饭都吃不起,于是贾岛就选择了出家为僧。
所以。
当贾岛出来之时,众人看到一个僧人模样,一下子都是惊讶起来。
“难道这位诗人是一位僧人?”
“哈哈哈,倒也有趣。”
这个感觉还是挺新鲜的。
当然。
他们也知道。
唐朝文化开放,不只是读书人可以写诗,僧人同样也可以写。
而且也有不少知名的僧人,他们的文采水平也很高。
比如此前的唐玄奘。
只是这个僧人却不同其他的僧人。
镜头里面,只看见这位僧人愤笔疾书。
原来,他是在写诗。
不。
不只是在写诗,而是在写讽刺诗。
为什么写讽刺诗。
原因就在于当时朝廷下达了一个规定,说是僧人在午后不能出门。
这让贾岛大为气愤,认为朝廷这个规定简直就把他们当成是牛与羊这样对待。
于是,贾岛就作诗发泄自己的牢骚。
恰好他的诗作被韩愈发现了。
韩俞觉得贾岛是个人才,有意推荐。
最终,贾岛也就还俗,准备考试。
但可惜。
因为没啥资源,也不见得天赋就有多高,考了好几次贾岛也没有考上。
虽然如此,韩愈一直劝勉他。
终于,在43岁的时候,贾岛考上了进士。
不过与很多其他考中进士的诗人不一样。
其他很多考中进士的诗人一个是名门旺族,另一些也有不少资源。
所以他们在考中进士之后可以步步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