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想铸大泉五千的想法,若是公孙修听到他此时的想法,肯定要高呼一声“津巴布韦”或者“金圆券”了。
总而言之,孙权已准备废孙和、杀孙霸,另立第七子孙亮为太子。
惟一让孙权头痛的是,孙亮今年不过六岁,自己又已年近古稀,也不知能否等到孙亮长大成人再进行皇位的传承。
“若是等不到亮儿长大,朕便驾崩了,群臣托孤者若无孔明的德行,只怕又是魏国故事。”
孙权幽幽一叹,想到自己十八岁那年从兄长孙策手中接过父兄的基业,而孙策也是十八岁便称霸江东。如此一想,心中不免徒增了几分傲气:“我孙家儿郎,自幼聪慧过人,亮儿年纪虽幼,可只要再给他几年光景便是大人。天若假朕数年之寿,必能等到那一日。唯一难解的是太子跟鲁王要早日铲除,以正朝纲。”
——
合肥被吴军攻陷的消息,自然也迅速传遍了天下,远在昌城的燕国群雄也得知此事。
“合肥啊合肥,孙权死也瞑目了吧?如今合肥易主,魏国已失去了一块能迅速顺流而下,直击吴国建邺的跳板。”
公孙修看了几眼书信,便把他交到了邓艾的手里。
邓艾面带微笑道:“是啊,诸葛恪攻下合肥,对吴国而言便是如虎添翼。现在西蜀的姜维在桃西大捷,斩杀数万魏军,威震关中。此二人一南一西,皆完成了壮举。”
说到这里,杨祚横插一嘴道:“蜀吴二国有所树威,咱们燕国则有大将军啊,您这以火攻破敌,杀得司马懿仓皇出逃,也足以名留青史了。”
邓艾谦虚一笑,摇头道:“杨将军过奖了,我只是拾得王上的牙慧罢了。”
燕国诸将自从逐走了司马懿,乐得一番清闲,每日都小聚饮酒,谈论天下大事。
公孙修听到了蜀汉跟吴国同时传来的捷报,心中甚喜,一连六杯黄酒下肚,气色明显红润了许多,打趣道:“恐怕这个时候,司马氏一家已经在抓耳挠腮了。”
邓艾微笑道:“是啊,姜维威胁陇右,长安百姓一日数惊;吴国虎踞合肥,攻取寿春不过迟尺之间,若是再让吴国攻下淮南,与魏国以淮河为界,南方的形势又将大变。”
对此,众人的意见倒是得到了统一。
魏国虽与吴国划江而治,看似天险的长江实则处处是漏洞,毕竟长江防线过于绵长,导致实力有限的吴国在防守上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吴国夺下了合肥,再对淮南进军,就能把吴国的防线推进至淮河一带。
即使魏国南下灭吴,也会被河网、湖泊密布的淮河阻拦,就算魏国攻破了淮河防线,吴国也有充足的时间跟精力在长江构筑防线。
这就是守江必守淮的由来。
公孙修想到王凌的淮军,笑道:“就盼王凌能否在淮南跟司马师决出胜负了,他们双方也是实力较为悬殊的一方。孤坐等天时,司马懿只要一撤军,整个幽州瞬间便划归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