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洞中天地(1 / 2)

九灵玄变 黎九天 2744 字 2016-06-16

第三十一章洞中天地

一连串的疑问涌至嘴边,方程生生忍住未问。

他记起了毕老寿星的经常教诲:“凡问讯之事,必三思而后问。问中要害,闻知深远。”

他思及此处,就动用灵能,开始盘旋周边,反转时空。这是玄魂灵的基本功之一。

不一会,时空流转,神识看见自己坠崖的肉身,被一袭银色装扮的仙人,用一气泡罩起,径直笼入宽阔的袍袖。

一团雾气化汽成冰,气泡所罩的肉身变得鲜艳静止。

一缕血丝就留在嘴角,成了肉身鲜活的标志。

银袍仙人似是带着自己肉身,好象到了昆仑山巅。

冰天雪地,寒雾弥漫。

时空变幻突然停滞。大神在昆仑山巅的禁制,岂能容他人窥探,没受到反噬就万幸了。

神识只好越过此段。

能带自己肉身回昆仑山巅的,肯定是前世师尊。

唯有前世师尊才能够自由来去昆仑山巅,定是爱惜徒儿的世间肉身,才出手相助。

银袍仙人再次出现时,踏云而行。

方程的肉身仍在他的袍袖之中,依旧冰雾缭绕,却是气泡变化成琉璃棺,若有若无的。

肉身睡眠正酣,周身毫无变化。

方程神识所至,时间不符,空间却是同在了一处。

银袍仙人移身到了此间洞天,正与毕老寿星盘谈,交接叮嘱着。

银袍仙人随即变身一介老书生,与毕老交谈甚欢,并借棋局暗喻天地变迁,形同至交。

期间,更多的是两老者把酒言欢,狂草书尽心中事。

龙尾砚前,研墨霍霍,笔走龙蛇,墨舞神魂,变幻无穷。

意犹未尽时,在银袍仙人的指导之下,毕老寿星铺陈年生宣,磨七星之墨,用龙尾砚醒过三个时辰。

然后,银袍仙人拿出一支用昆仑雪猿胎毛做成的神笔,沾足七星墨汁,在雪白柔韧如蚕丝的生宣上,画出了一方不存于天地之间的洞天福地。

落笔生惊雷,画作气韵流动间,洞天福地落地成真境。

神笔所用之毫采自昆仑雪猿胎毛,画出的笔墨自是孕育了天地灵气在其中。

画毕,毕老寿星对神笔两眼冒火,艳羡不已。

银袍仙人立即收起,珍藏在了袍袖之中。

画时,银袍仙人还把洞府划分数腔标注上了方位。

在玄武方位,寄存了方程的肉身,并如此这般地叮咛了毕老寿星一番。

随即银袍身影飘然而逝。

来去无踪,仙人想来是不想惊动更多存在。

肉身仿佛感应到元神。熟睡中翻身动动,又沉沉睡去。

神识感知至此,信息互相照应,印证。

事实真相原本如此,肉身是被昆仑师尊所救,珍存在毕老寿星的神秘洞天中。

按照九灵匣纹饰所记载,魂灵等阶只有修行至真魂灵,才可以唤醒肉身,魂灵肉身合体,有体无形随心所欲。

此时自己只不过是玄魂灵等阶,尚不能唤醒肉身。

还需要继续修练,灵能凝聚至最高等阶,成为真魂灵。肉身与魂灵结合,成就金刚不坏之躯,变化万千。

方程对洞天内在玄机有所感知。

他双眸精光注视之下,发现洞天福地内有师尊储蓄的精纯灵能,随即尽情吸纳。

吸毕,他待了一会,稳稳筑固吸纳入的灵能。

毕老寿星一直和霭地注视着他,见他有秩序地抓住了所有机缘,就赞赏地点点头,小声说到:“随我来吧!”

说着,就领方程转至青龙方位。

这儿存着毕老寿星的龙尾砚。

一踏入青龙门内,一股龙气冲击进方程的灵体内,不由自主地四处涌动,冲撞了一阵,才渐渐与灵体内的灵能相融,凝成龙气灵能。

方程清晰地感到数股灵能盘踞灵体内,络脉舒服至极。

他对师尊大为感激,内心感叹古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得好。

此时,他的玄魂灵快要达到巅峰状态。

毕老寿星笑而不语,取出龙尾砚,打开锦盒,递到方程手中。

龙尾砚上的龙纹如龙翱翔云间,游动于砚石之中。

龙眼天然自成,格外有神,张合之间,把方程的眼睛闪耀得眩晕。

一条龙尾盘旋于整块砚石四周,最终末梢衔在龙口处。

龙尾砚,看来由此得名。

龙尾砚乃是天然灵物,相逢有缘人,自会神魂相通,释放灵能。

方程继续狂吸不止。这种吸附,却是潜意识的,一吸即融,无形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