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2 / 3)

,如此一来,也不会有这许多罪过。

温衡那边纠结惶恐着,盛殊却压根没打算再对他做什么。

他多年来吃了那么多丹药,丹毒早就深入骨髓,按照原世界线,明年夏天温衡就会死于丹毒侵蚀。

盛殊犯不着跟个将死之人计较。

……

温意澈继位,大烨百姓奔走相告,行至街头,可见人人脸上都是祥和与希冀。

太子殿下自幼年起就素有贤名,仁厚爱民之举在百姓间多有传播。

——再者就是,太子殿下是上神钦定的新皇。

这是一种朴素到接近盲目的信任。

但温意澈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上神赐予大烨一场举世无双的甘霖,消解大旱、催新作物,今年不仅没有减产与绝收,作物眼瞧着穗子结得比往年更多更大,是毫无疑问的丰收之年。

然而先前旱情最严重的州府百姓,早早舍下田地耕具换了粮银作流民,此刻再回到家园,失去了生产资料,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恢复生产。

国库空虚,温意澈下令一切从简,新帝登基仪式简单办过,继位大赦天下的同时,颁布了多条减轻赋税徭役的诏令,又针对流民另行措施,竭力安置好流离失所的百姓。

恰好玉米也在这期间成熟,表现出和土豆一样的高产,温意澈立即下令向全国推广两种作物,同时筹备水利修建一事。水利修建非一夕之功,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一旦建成,是利在千秋的大事,还要多番讨论。

温衡在位期间,朝廷内党派争伐严重,唯亲是举屡见不鲜。温意澈大刀阔斧改了官员任命制度,唯才是用,唯贤是举。朝夕之间,朝廷内少了不少老面孔,也多了不少新面孔。

……

种种政策,推行得异常顺利。

应该说,这样的顺利实属历朝历代所罕见。

政策推行间,丢了官的、利益受损的,脸上不见半点不满,反而诚惶诚恐、甘之如饴。

温意澈知道,顺利的根源是,他这位新皇身后站着一位真正的神明。

他日日去跟盛殊请安,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多,只觉得老师的身影在渐渐远去。

果然,这一日,他听到老师说出了自己早有预料的话。

“明日起,便不用来了。”

温意澈手一抖,喉头滚了一滚,半晌后,才用平静的声音回道:“……是。”

只可惜他的演技过于拙劣了点。

盛殊轻易看出少年平静外表下,泛红的眼眶和捏紧不自觉颤抖的手掌。

温意澈这些日子的作为,他都看在眼里。

这个国家如今焕然一新,正欣欣向荣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温意澈虽尚有稚嫩,明君之相已显。

这段日子,盛殊仍在每三日为他施展一次[皎皎]温养身子,如今温意澈身体已与常人无异,甚至比常人还要更康健些,是时候离开了。

看温意澈这番模样,盛殊叹了一声:“吾有一桩凡缘未了,此去是为了结这桩凡缘。”

“吾临凡历劫,以人身行走世间十余年,懵懂无知,得一老道悉心照料。”

温意澈微怔。

他是有听说过,上神尚未顿悟归神位时,是被遗弃的孤儿,得一老道抚养,从小在山间道观里长大,自然而然成了道观里一小道士。

“吾师道长无尘子,吾自当为他养老送终,当算了结这番凡缘。”

这也是盛殊在刚进入这个世界时就打算好了的事。

无尘子抚养原身十多年,盛殊早便计划着,等这些事了,就回道观为无尘子养老送终。

温意澈听完,心松了些许。

老师这番,仍是留在人间。

这便好,这便好……日后总还有相见机会。

鼻腔酸胀难忍,温意澈勉力笑道:“澈送老师一程。”

……

再次回到阳城,盛殊兑换了一顶帷帽,下垂的白色薄绢遮挡面容。

顺着原身记忆,盛殊往山里寻过去。

原身印象里自己长大的道观,破败到牌匾都找不见了,偶有香客过来,就唤一声无名道观。

拐过一条窄窄的山路,记忆里的道观出现在眼前。

一头发胡须皆白的老道正提着小桶水,慢悠悠颤巍巍往道观里去。

盛殊快步过去,从他手里接过水桶。

“诶——善人,不必不必,老道我啊,身子骨还硬朗,哈哈。”

盛殊掀开帷帽,喊了一声:“师父。”

无尘子愣在当场。

他脸庞消瘦,脸上有很深的皱纹,下陷的眼窝里眼睛浑浊,此刻看着盛殊,半晌说不出话来。

许久,才愣愣开口:“哦,哦!回来了啊。”

盛殊笑了:“嗯,回来了,就不走了,在这陪师父。”

无尘子没有问他,那些有关于神的玄幻奥妙之事。

盛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