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详细地址等等,也是为了区分万一有重名的作者,可以帮助读者和编辑区分开。
审稿通过,那么最快下个月,最晚下下个月,Elsevier出版社会将他的这篇论文进行刊载,同时收录进sci期刊数据库。
谭教授没带眼镜,眯着眼看挤在手机屏幕上的一行行英文,看得头晕,摆摆手对盛殊道:“算了,你来念吧。”
盛殊点头,大致总结道:“《应用数学与计算》编辑部发的邮件,告知我投的两篇论文都审稿通过了。”
“噗。”旁边景富兰一口水呛出,剧烈咳嗽几声。
什么东西??
《应用数学与计算》?是她记忆里的那个期刊吗?SCI??
盛殊话顿了顿,好心抽几张纸巾递给景富兰,才继续说道:“让我尽量补全信息,组织单位和地址等等。”
谭教授满意地点点头,对盛殊论文投稿通过这件事并不意外,提醒一句:“去注册一个ORCID账号,以后投稿的时候在文章中注明。”
“ORCID账号。”盛殊重复一遍,记下。
在盛殊说完两篇论文投稿通过后,旁边景富兰一直处在震惊当中,现在看他重复ORCID账号,忍不住喃喃问:“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为研究人员提供唯一身份标识的国际组织,注册ORCID账号,生成专属的数字码,这就是个人在学术界的身份证明,可以有效区分同名或相似姓名的作者。
盛殊的表情给了她回答。
景富兰没想到盛殊连这些基础的东西都不知道,就直接发了篇SCI。啊不,两篇。
世界的参差怎么会这么大。
要不怎么说,人比人气死人呢。
她也只有过一篇sci,还是那种在学术圈被称为水刊、含金量很低的期刊,过稿难度并不大。就算是这样,为了顺利毕业滚蛋,当初自己依旧被这篇论文折磨得要死要活。
结果刚刚盛殊说什么?
《应用数学与计算》审稿通过?
划重点:两篇都。
两篇。都。
这可不是那种水漫金山的没节操期刊,而是在大类数学和小类应用数学中,均位于一区的高水平期刊。
不少高校里针对教职工,发表篇一区论文的奖金和补贴都丰厚十足。
而盛殊,仅仅还只是个高中生。
她原本打腹稿打算对盛殊说的谆谆教诲和大道理,这会儿全压在嗓子眼里出不来了。
都发表SCI了,自己还一直紧着高考围在他身边讲东讲西,这太,没有格局了。
他哪还需要高考来证明自己,来挣个好前程啊。这是高考的事儿吗,是全国高校招生办要打架抢人的事儿吧。
“那个……”在一片寂静中,在景富兰诡异的眼神中,盛殊小心翼翼开口,嘴角捎翘起,眼神很是纯良,“景老师。”
景富兰声音缥缈迷茫:“在。”
盛殊发出了一个极为朴实又现实的提问:“发论文的话,学校有补贴吗?”
据盛殊了解,大学里对顶刊的发表是有补贴的,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同,补贴也会不同。
譬如湘省某科技大学对在CNS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奖励高达百万元的补贴,西安某理工大学,一篇一区论文奖励6万元等等。
但是高中有没有补贴,这个盛殊真不知道。
怎么说呢,要是就发这么一次论文,有没有补贴这事儿倒无所谓,他自己做兼职的薪酬足够了。但是在完成这个任务后,他也没闲下来,继续给自己列了几个课题在研究着。
估计后续还会产出那么几篇论文。
嗯,版面费真是个大难题。
景富兰表示:我也不知道啊。
谁高中就能发sci,就算有,他们襄台二中真没这个先例。
“我回去问问校领导……”她声音飘忽,“学校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和规定,但你这两篇……应该是没问题的,不是补贴,也能换个形式给奖金吧应该……”
其实一说完,景富兰就想明白了,学校肯定会给奖励的。
送上门的荣誉,多给学校长脸的事,势必要大力去宣传的。襄台二中在襄台市,被一中和外国语高中等几所学校压了狠狠一头,每年的重本率、本科率都落了其他几所学校不少,这倒不是襄台二中师资不行,而是从招生开始,生源就差了那些学校不少。
如今襄台二中的学生发出两篇sci,这宣传含金量不亚于一个高考状元,学校怎么可能会不把握住机会。
这边,盛殊又说了一句:“那麻烦景老师帮我问一下,后面可能还会有几篇。”
还有几篇。
景富兰:“……”
她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