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若惜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一第一次进到安全区里面,若惜带着他们去了2号地块,找到停车场以后,就步行着逛街,顺便打探消息。
首先打听幼儿园的事情,三个小不点要读幼儿园了,一一今年9月就可以读小学了,但是若惜觉得多读一年幼儿园也还不错。现在都是末日了,没有谁在乎这么多了。
在靠近中央区域的地方,的确有一个幼儿园,而且看起来非常不错。应该是末日前就是一个幼儿园。末日后可能又改建了一些地方。因为靠近中央区,感觉里面的小孩多是中央区的。
一行四人走到幼儿园门口想问一下幼儿园的情况。
保安直接没有理会,一副狗眼看人低的模样。
“你这人是怎么回事?我问你话呢?可以好好说话吗?”若惜面显怒色。
“走走走。这里是你们能来的地方吗?你们有钱吗?”保安直接开口撵人。
“你……”若惜真的是气死了,但是在神圣的幼儿园面前,总不能动手打人吧!
“怎么回事?闹哄哄的?”园区里面走出来一个女人,后面跟着几个身穿西装的人,好巧不巧,曾委员和陈秘书都在。
陈秘书首先看见了若惜,打起了招呼来。”若惜姑娘,你好啊,怎么,是来给你们的小朋友办入院手续的吗?”
“没有啊,不让我们进来呢,说我们读不起!”说着就看了一眼保安。
“若惜姑娘,你真会说笑,要是你们都读不起这个幼儿园,可能这天眼安全区里面,也没有几户能读得上了!”陈秘书笑着说,这个话不像是说给若惜听的,倒像是说给其他人听的。
刚刚说话的园区里面的女人,马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笑着说:“这位女士,你好。我是这里的院长,黄院长,请问如何称呼你?因为今天不是对外开放日,保安态度不好,请不要见怪。我带你参观一下我们的幼儿园。”
若惜看也没看保安,就领着父母进去了。
曾委员笑着拍拍了若惜的肩膀:“听说你哥哥他们都已经去工作了,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有需要随时联系陈秘书。”
“谢谢,曾委员。暂时不需要。”若惜微笑着点头。
“行,那我们先走了。再见!”曾委员说着就和陈秘书一行人走了。
黄院长面不改色,心中却掀起波浪。这位姑娘不仅认识陈秘书,曾委员对她也很友好。看样子就是一个有靠山的姑娘呀。这个保安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一家人看起来干干净净,体体面面,连头发都是洗过的,一看就不是平民。看样子要考虑换掉这个没有眼力劲的保安了。
“不好意思,黄院长。我姓赵。这两位是我的爸爸和妈妈。这位是我妹妹。我们家里面还有两个小一点的男孩。一共三个小朋友。”若惜笑着说道。
“好的,赵女士。我先来 帮你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在整个安全区里面,官方的幼儿园只有这么一所,其余的会有一些民营的托儿所,但是他们设备,教育都是参差不齐的。你也看到了,这个幼儿园是曾委员最看中的项目之一,因为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所以苦了谁,都不能苦了孩子。这所幼儿园原本就在这里,但是经过了改造,成了现在的模样。我们幼儿园扩建以后建筑面积有2800平方米。整个幼儿园采取了拆分工的“组团式建筑”,用若干“小屋式”结构分解了幼儿园所需的总建筑体量,并以一片多功能的户外活动场将每栋“小屋”集结在一起,分散而又相互连接。这种室内外密切衔接、高度混合的空间关系,不仅呼应了乡村的原生肌理,对儿童早期教育而言更是十分重要的场所环境。 这座“小屋式”幼儿园更像缩小版的村庄,亲切的尺度带给孩子们一种熟悉感;趣味的空间关系又带来新奇感,鼓励孩子好奇探索。来到幼儿园,孩子们或许首先会注意到树木环绕的中央户外空间;随后,当漫步到“小屋”之间,就会发现隐藏在主场之外的小小神秘乐园,非常适合户外学习或捉迷藏。”黄院长对这所幼儿园真的是非常喜爱。
“来,这边请”黄院长一边走一边介绍着。
“立面材料选用五颜六色的彩绘图案,每栋“小屋”的面貌都不尽相同。在房屋的底层开设了多处相互对望的方窗,为每栋建筑与每处小庭院之间建立起视觉联系,移步换景,将别处的活动引入视野,形成通透、有趣的室内外关系。 二楼采用连廊设计,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孩子们走出教室即能追逐玩耍。同时步道连通着各个区域,可以通过连廊周边的楼梯下到一层庭院,让孩子们充分享受空间带给他们的活动自由。 屋顶被做成不同角度的坡形,可以更多地支持空间的灵活性。放眼望去,起伏错落的斜屋顶房子与周围树林、村庄肌理协调一致,又灵活跳脱,是自然的有机生长。屋顶不同角度的坡形让二楼室内部空间区别于常见的方盒子状态,形成不规则的内部构造,作为绘画教室、手工教室,这种形态的异化带给孩子们多样性的启发,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散。在二层平台,孩子们的目光会立刻被起伏的坡屋顶吸引,忽有置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