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宛城投降(1 / 2)

孙夏出了城主府。

默默的和众人抱了抱拳,叹息一声,径自向北出城去了。

蓝星大营。

“报!”

“将军,营外有一儒生求见,自称宛城黄巾使者孙夏。”

“哦?”

蓝星坐直身体,眼珠转了转,大致明白了那孙夏的来意,吩咐那军士道:

“你且前去请他进来。”

那军士领命退去,前去接引孙夏去了。

“没想到会这么快呀!”

蓝星嘀咕了一声,好不容易算计了朱儁,打消了他坑杀黄巾军数万人的心思,黄巾军便派了使者前来。

“主公,那孙夏必然是来商讨投降之事。”

韩世忠笑着恭喜道:“恭喜主公再立大功!”

“呵呵呵!”

众将领也都大笑起来,张飞跃跃欲试道:“主公,此战我等虽然无有战功,但千里奔袭,这苦劳可不小,您可别忘了多赏赐几瓶那种贡酒。”

“就你话多,一瓶毛台够不够?”

蓝星白了一眼张飞,笑骂道。

“主公…”

张飞哭丧着脸,自从偷了一次荀彧躲起来的毛贡之后,这家伙就觉着什么酒都不香了,天天缠着蓝星要毛贡。

蓝星戒指里有,但就是不给他,这家伙典型的要酒不要命,真要给了他,必然喝个烂醉,到时候犯了军规,是处罚他呢还是不处罚他呢?

为了给自己省心,蓝星想想还是算了。

等回到赵家村再说。

众人说笑着,不多会儿,刚才那军士便引着一个儒生模样的将领走了进来。

“宛城黄巾使者孙夏,拜见镇国将军常山郡守蓝星大人。”

孙夏打量了一眼高坐帅案上的蓝星,上前几步抱拳躬身行礼。

“孙兄,不必多礼,快请坐!”

蓝星笑了笑,他还是有些不习惯这三国时代的礼节,随意的指了指左首上座,示意孙夏入座商讨。

孙夏摆了摆战袍襟摆,转身入座,脸色严肃的再次抱拳道;

“将军可知孙夏来意也?”

“嗯,有所猜想,还请孙将军明言。”

蓝星笑了笑,也没摆架子,笑容真切。

“吾等之情势,想必将军心里有数,实不相瞒将军,吾等确有投诚之意,只是不知将军态度,故此特来试探!”

孙夏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

“既然孙将军爽直,那蓝某也就不矫情了,我之所以竖起施粥大旗,就是想给你们传达一个心意,都是大汉子民,我不愿多造杀孽。”

“只要你等解散军队,我自会安排好你等去处,不用担心朝廷方面问责之事,实不相瞒,张角和张梁将军,以及波才彭脱二人,如今都在我赵家村里,你等去了,自然会和他们相见。”

“什么?”

孙夏一下站了起来,脸色惊喜道:“将军所言是真?教主他们真的没死?”

“嗯!”

蓝星点了点头道:“我用了李代桃僵之计,将张先生几人救下,若不如此,朝廷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多谢将军大恩!”

孙夏再次抱拳躬身谢道。

“快坐吧,等下你回去知会赵弘将军,至于其余人切勿多言,有关投诚之事,你等只管放下兵器领人出城即可。”

“朱儁那里,我已经与他说好,待宛城事了,你等随我回赵家村即可。”

“至于朝廷那里如何交代,就只能用张曼成曲帅的人头了,否则的话,我也毫无办法。”

“多谢镇国将军大恩,将军活我黄巾军十万余人,吾等必为将军设生祠供奉,以谢大恩大德。”

孙夏再次拜谢,说好细节之后,便匆匆告辞离去。

一个多时辰后。

宛城四面城墙之上,全都竖起白旗。

随即北门洞开,孙夏领着数十人来到蓝星大营前求见。

其中一中年汉子领头,自缚着双手,其余人也手无寸铁跟随在后。

军士将孙夏等人领进蓝星大帐,蓝星急忙起身道:“这位便是赵弘将军?”

“正是败军之将赵弘,今蒙将军大恩,活我黄巾百姓十余万众,宏无以为报,只愿自缚于将军身前,解送朝廷,以免将军被朝廷问责。”

“呵呵呵!”

蓝星笑了起来,起身给赵弘解开绳索,扶他坐了左首上座,又让孙夏等人坐了,安排关羽张飞几人右首相陪。

“你等都是我大汉英杰之士,不该死于自相残杀之中,吾等大汉男儿可死,也当死于与外族之战。”

蓝星坐在帅案上,派了人前去通知朱儁准备入城之事,他则和赵宏几人聊了起来。

等韩世忠集集完军士,赵宏陪着蓝星当先进了宛城,不多时军士来报,说朱儁也领军从东门进来了。

蓝星让军士前去通知朱儁,让他安排接管城门事宜,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