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孔明先生家如何走?”
一个农人手一指,道:“公子请看,南面那儿有一山岗,这就是卧龙冈了。冈前林中那几间茅庐草舍就是卧龙先生的居所。”
刘墉却没马上离开,又问了些农时、栽种之事,那些农夫见这公子衣着华贵,却彬彬有礼,先自有番好感,谁知这公子对农耕之事也颇为熟悉,更觉惊奇,再听见刘墉口内一连串的富有哲理的农谚,更是惊讶不已。
其实这是刘墉的一贯作派,却不是矫情,另外他也是想了解这个时候都种些什么,产量如何,病虫害是哪些。果然,此时非但没有玉米、土豆、红薯之类,产量也是低得吓人,不足后世的十分之一。很奇怪的是棉花依旧没有,刘墉有些不明白,棉花原产于印度,早在西汉时便传进国内,为何四处都没有人种呢?难道是没有发现它的作用么?刘墉叹了口气,辞别众农夫,向卧龙冈而去。
又走了二、三里路,只见对面道上一名老者骑着驴缓缓而来。刘墉见那道路并不太宽,忙跳将下来,将马牵到一边。
那老者见刘墉谦让多礼,颔首赞许。刘墉见那老者约五十岁左右,个子不高,面容清瘦,背着一个酒葫芦,颇有一番仙风道骨的味道,不由心中一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