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寨不远处,尘土飞扬。
一队兵马朝军营方向疾行而来。
看上去差不多三五百人的样子。
见状,杨赢大喊一声道。
弓箭手准备。
唰。
随着杨赢一声令下,五百弓箭手立刻张弓搭箭,对准前方目标。
目标逼近,杨赢正准备下令放箭。
可是对方却在弓箭所到的范围之外停了下来,让杨赢等人无计可施。
接着,人群中一小将单枪匹马走了出来。
杨赢不由皱眉道。
对方这是何意?难不成想与我军斗将?
闻言。
杨赢身后众人蠢蠢欲动。
待那小将走近之后,杨赢这才看清对方的模样,高兴的喊道。
子臬?
营外那人也是满脸激动的说道。
兄长。
高兴之余,杨赢吩咐守门士兵打开寨门,放对方入营。
杨圭入营之后,立刻翻身下马,一把抱住杨赢道。
兄长。
杨赢身后的杨达朝杨圭笑道。
兄长。
杨圭笑着回应道。
子平,你这小子,竟然上战场了?
杨赢身后,杨达回应道。
大兄说,让我出来锻炼锻炼。
杨圭听后点了点头,接着转头朝杨赢说道。
大兄,父亲听说大兄奉朝廷之命,领兵平叛,特带来五百家兵,听大兄调遣。
杨赢原以为只有杨圭一人前来,谁知道连他父亲也一起来了,于是连忙问道。
叔父也来了?叔父现在何处?
杨圭说道。
父亲担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率队在营外等候,让我来知会大兄一声。
杨赢闻言,责备着说道。
子臬,你也真是,子平,走,随我一同前去拜见叔父。
然后又朝周围人道。
其余人止步。
说完。
杨赢快速跳上马背,拍马冲出军营。
杨达和杨圭紧随其后。
营外。
一名身穿淡灰长衫,外边套着一件轻皮甲的中年男子,朝身旁的两名青年说道。
子若,子均,你弟弟与你大兄过来了。
二人闻言,纷纷探出头朝前方三人望去。
杨赢来到三人近前,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杨达见状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赢拜见叔父。
杨簋见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子胜快起,你如今是朝廷大员,岂能跪老夫这一介平民。
子平,你也起来吧。
杨赢起身说道。
叔父,赢不论做多大官,都是叔父的晚辈,侄子拜见长辈,这是情理之事。
杨簋摸着胡须,点了点头。
好好好。
杨赢望着杨簋,杨邈,杨郴三人说道。
叔父,二位贤弟,咱们先入营吧?
三人点头。
随后。
一行人步入军营。
大帐内。
杨赢身坐主位。
杨簋坐在左首方。
他的身后是杨邈,杨郴和杨圭。
杨达则是在右首方,身后是周仓,石颉,李式,田正。
首位上,杨赢虚心求教道。
叔父,如今汝南全境已落入黄巾之手,兵力加起来有数万之众,而我今能用之兵不到六千,赢该当如何?还请叔父赐教?
杨簋听完,语气轻松道。
今朝廷大军新到,应先取得一场胜利,激励我军将,而后方可缓图。
杨赢听完眼前一亮,自己叔父虽不是什么大才,不过这份心计确实不错。
于是,他当即就按照杨簋的想法做出决定,准备率先向黄巾发起进攻。
当晚。
杨赢,杨博,杨圭,杨达,杨郴,周仓,裴元绍,石颉,李式。
田正,许召,何惯,张鹏,刘飞,刘敏,田征,王遗,王斐......
将近四十员小将率领左右两部,中军一部,共三部人马前往西平县。
西平,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城池不算大,不过却是挡在杨赢和刘辟等人之间的一道障碍,所以这个城池必先拔除。
当所有人来到西平城外时,时间已是子时往后。
这个点守军的精神上实际已经开始松懈了,不过杨赢并没有掉以轻心,命令所有人原地休息,养足精神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他打算让士兵在后半夜的时候发动进攻,那时是所有人一天当中警惕性最低的时候,攻城之时肯定会事倍功半。
良久。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临近丑时。
杨赢望着城池上方昏昏欲睡的守卫,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