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天的时间。
全县的人口就已经被鲍鸿整理出来。
今西平全县户不足千,人不过万,想来应该是这群黄巾造成的,这些人打下了城池却不会治理,搞得所有人流离失所。
百姓们对其恨之入骨,如此,他们怎还会是朝廷的对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了百姓的支持,败亡只是迟早的事。
于是,杨赢下了一道命令。
命人往城外沿路张贴告示,让那些流落在外,无家可归之人来西平居住,朝廷会给大家搭建住所。
第二天,杨赢从手下斥候口中得知,汝南各县的黄巾纷纷往平舆地方调动。
杨赢想着可能是黄巾已经开始准备反击了,于是没有在意,只是吩咐斥候严密监控,同时嘱咐杨博等人再多备些守城器材。
中午时分。
城外涌现出大批流落在外的百姓,百姓们正源源不断的往西平县赶来。
听守城之人汇报之后。
杨赢赶往城门处,在城门处设了一个登记台,他亲自帮赶来的百姓们登记。
登记过后,这些人由鲍鸿带领进入城中。
独身一人的杨赢先将其全部安排在一起,有老人,小孩,和有家庭的杨赢优先分配。
大家本就是无家可归的人,只要朝廷能够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大家心中自然没有异议,欣然接受杨赢的安排。
等到晚上的时候。
城外依旧排着长长的队伍,杨赢见状不由心累,他从中午忙到晚上,一粒米也没有入腹,此刻浑身发软。
旁边的杨簋,杨邈跟他的情况一样。
这二人本来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杨赢这边忙不过来,只好让他们停下手头的工作过来帮忙。
至于修缮房屋和安排流民的事情,就由鲍鸿一人主持。
裴元绍,杨博,杨达,李式,田正,杨郴,苏忠,李孝几人负责巡视和监督这些刚入城的人。
之前是两人一组,现在改为四人一组。
此刻进入西平的流民已经高达三万多人,杨赢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城内的治安。
苏马,苏河二人则在军中主持军营事宜。
杨赢这边到了后半夜时,才登记完最后一个人。
几人简单的喝了一碗粥,然后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一天的时间,西平县的人口足足增涨了十倍。
原先城内只有四五千人,现在人口足有五万多,已经比得上平常四五个县的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