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郦洲行(2 / 3)

一次,再来一次也很熟练。

所以在离开之前,韩玉莘专门找到了木一,让他帮自己找了一队人手,专门守在自己和韩煜苍的院子外边,不让任何人进,包括她的好父亲。

不止防备二房和老太太的人进,也是为了防止他们两姐弟离开,他们这个墙头草父亲又叛变。

而自己名下的铺子和自己的私产,谅二婶的脑子也找不到,至于明面上伯府的产业,她也派了人手,并且为了以防万一,还托付给了萧家的那位管事,让他帮忙照看。

不仅如此,因为木一还需要在京州收集资料,不能离开,所以他也承诺韩玉莘会代她守好伯府,如此,韩玉莘才放心的离开了。

这次因为带着韩煜苍,所以韩玉莘并没有很赶时间,而是决定将这一次的行程变成一次旅行。

二舅母已经生产了,说是生了个小表妹,一家人都很高兴,她现在去了,也只能等着二舅母坐完月子才行,而三舅的婚事也是考虑了这个原因,所以将时间订在小表妹满月之后。

这样一算,留给韩玉莘的时间还算充裕。

韩玉莘也准备趁机带着韩煜苍好好的看看京州以外的风景。

上一次,因为同舅舅们一道,所以中间行程没有停留,而这次,韩玉莘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韩玉莘也清楚,如果自己成为了赵玄渊的妻子,恐怕在很长的时间都不可能再像这次这般有悠闲出行的机会了。

所以韩玉莘也很珍惜这次,说不定是最后一次的机会。

这一次,出了京州后,韩玉莘特意绕到了旁边的通州,而通州旁边就是郦洲,韩玉莘想,如果到时候时间充裕,说不定自己还能去郦洲看看呢。

虽然现在还没有认祖归宗,但赵玄渊确实是穆家的人,而郦洲是穆家的本家,或许他也想来看一下吧。

这样想着,韩玉莘便更存了去郦州的想法了。

.........................

最后,韩玉莘还是来到了郦洲。

郦洲跟京州和叙州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京州在北方,气候干燥,冬日格外的冷,好在有皇宫,所以京州并不萧条,但出了京州,再往上走,就会看到那无垠的高原,纵横的山地。

而叙州近海,是沃野的平原,几乎见不到什么高耸的大山,最多就有几个小山包;叙州气候温润,雨水丰沛,海产丰富,很是富饶。

至于郦洲,则是在两者之间。

它有高山,却不及北方的威猛,有丰富的物产,但却是山林的馈赠,郦洲不靠海,被高山阻挡,气候适宜,不似京州的干燥,也不似叙州的潮湿,可以说很适合生活了。

走进郦洲,韩玉莘才发现穆、姜、戚三家被称为大家族的原因,整个郦洲,她看见的商铺、学堂,几乎都是这三家的。

若不是如今朝堂鼎盛,怕是郦洲知府在这里也讨不了什么好吧。

不过据二十一说,这每任郦洲知府都会专门上府拜访,可以说,若不是郦洲离京州也不算太远,这三大家就真成了郦洲的土皇帝的。

而现在嘛,也不差,毕竟连知府都要给他们面子。

在郦洲呆了几日,韩玉莘明显感觉到郦洲的崇学风尚,就是在酒楼茶馆,韩玉莘都遇到过几次公开的文会了。

或许是这三大家一直标榜自己是读书人的典范,也或许是当年穆家进京,只为教学,总之在郦洲,不止是贵族世家,就连一般的百姓都是识字的。

郦洲的文会也与其他地方不同,说是文会,更贴切的说应该是言会。

每场文会,都会定下一个主题,参与之人,对这个主题发表言论,其他的人要表示赞同或是反对,无论赞同或是反对都需要提供相应的依据。

而京州的文会,大多是比拼诗词歌赋,也有切磋文学知识的,只不过没有郦洲这般激烈。

韩玉莘发现,每次文会到最后,都是文人们撸起袖子对骂,当然是引经据典的对骂,非常有内涵,往往会争执的面红耳赤。

不过神奇的是,即使这些人吵的多么激烈,到最后,反而会因此惺惺相惜,文会结束后,这些对立的人就会相约一起吃饭。

说来也是让韩玉莘两姐弟大开眼界了。

在郦洲购买了一些不常见的东西后,两人便决定离开了。

当然,在郦洲的几天里,韩玉莘还是带着韩煜苍去拜访了穆家。

说来,也是因为穆家在京州太学授课,所以经常有学子来郦洲后,便会一同拜访穆家,而穆家也会非常欢迎。

韩玉莘两人上门的时候,正好也有其他地方的学子来,因为穆家的风评,即使没听过穆家人课的文人,来了郦洲也会去穆家一去的。

穆家大部分的人都在外面授课,本家剩下的大多是一些家眷和孩子。

在聊天中,韩玉莘才知道,穆清雪的几位兄长都在京州,姐姐嫁在郦洲,本家只有穆清雪的祖母在,韩玉莘也有幸见到了这位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