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也掩盖了苏联炮兵人才缺乏的弱点。
在远东的日本,日本人也根据他们国家缺少钢铁等原材料的特点,追求步兵的单发命中率。为此毫不重视冲锋枪等自动武器的生产,这就是矫枉过正,被条件所限制。
在科瓦尔的心目,在未来整个波速战争中,他对于炮兵的使用都会是这种把他们当成流水线上生产的消耗品,利用它们拼掉敌军的大炮和机枪等火力,给步兵的进攻创造机会。
在波速战争结束以后,科瓦尔心目中的炮兵建设应该是同时综合德国和苏联两个的优点,既要重视炮兵的精准射击的威力,也用正视炮兵是一种消耗品的事实。在和平年代培养一批能够精准射击的炮兵人才作为战场上面的王牌,同时扩大火箭炮的产量。一旦开战,新组建的炮兵部队全都按照消耗品的标准进行装备,从而实现质量与数量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