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暄想起那日他回府后见祖母安阳大长公主的情形。
他对祖母说,他有了心仪的姑娘,请祖母出面替他定下这门亲事。
祖母一向疼爱他,见他如此说便问是哪家的姑娘。
他告诉祖母,这姑娘是宣平侯府的二姑娘,正是刚与陆景云退亲的姜姮。
祖母沉吟许久,便答应下来了。只说要先看看这姑娘如何,于是便有了今日的寿宴安排。
寿宴结束后,宾客尽散。卫暄被安阳大长公主叫到跟前。
卫暄向祖母行礼,安阳大长公主开门见山道:“你说的那位姜二姑娘,我今日见着了。这姑娘确实不错,颇有些宠辱不惊的态度,不怒不悲。我听闻园子里还有人当面非议,她也不做计较,当真是宽容大度。”
卫暄微笑道:“谢祖母夸奖!”
安阳大长公主此时不像众人面前威严的上位者,而是个慈祥面对自己孙辈的老人家。她白了卫暄一眼道:“我夸人家你谢个什么劲?”
卫暄仍微笑回道:“说明祖母认可了孙儿的眼光啊。”
安阳大长公主闻言也忍不住露出笑容,她又问卫暄道:“你之前不总是说不愿成家怕连累对方吗?现下怎么改主意了?”
卫暄收起笑容郑重道:“祖母,我正是因为犹豫了一步,她险些就嫁与他人了。这次我不能再放弃了,我相信我终是能护着她的,无论结果怎样,定不教她受我连累!”
安阳大长公主看着卫暄坚毅的侧脸,恍然间似乎见到了当年的那个他,也是如此坚定地站在她面前向她表明心意。
她眼眶微湿随即拊掌道:“好!我们卫家儿郎便当如此自信果敢,祖母一定替你办妥此事!”
安阳大长公主办事果然雷厉风行,不出五日安昌伯夫人便再一次携礼登上宣平侯府的门。
秦氏听闻安昌伯夫人来访的时候,整个人没有反应过来,忙问来传话的仆妇道:“你说谁来了?”
这仆妇有些被秦氏的反应惊着了,磕磕巴巴道:“回……回二夫人,是安昌伯夫人!”
姜姮也听愣了,是上次来替忠勇伯府提亲的安昌伯夫人吗?她怎么又来了?
秦氏突然明白过来,莫不是有人家相中了阿姮,请了安昌伯夫人来提亲?她忙在秦妈妈的帮助下收拾妥当,便往花厅见安昌伯夫人去了。
姜姮见状,也悄悄跟了上去,躲在侧门外偷听。
秦氏其实发觉了她,但没有说什么,随她去了。
待秦氏进了花厅,不等她开口,安昌伯夫人便放下手中茶盏站起身来道:“妹妹可来了,我这里可有桩喜事要与妹妹说呢!”
姜姮不禁心道,这安昌伯夫人果然是专业人士了,见惯了风浪,再次登门一丝都不尴尬呢。
但她觉得自己的重点似乎放错了地方,此时应当关心这次又是谁托安昌伯夫人来的才对嘛,于是又凝神细听。
果然听到秦氏疑惑问:“夫人今日所来为何?”
安昌伯夫人道:“今日乃是安阳大长公主托我前来为卫大将军府大公子卫暄向姜二姑娘提亲!”
姜姮门外听得这一句,脑子里轰的一声,便只剩下“卫暄”这一个词。卫暄?卫暄!为何竟会是他?!
屋内秦氏反应过来,卫暄?不就是之前从歹人手里救了阿瑞的卫大公子吗?她那次虽没能见到这位公子,却对他很有好感。
秦氏忙道:“多谢夫人跑这一趟了,我想等我家老爷回来商议一下,明日再请夫人过府叙话可好?”
安昌伯夫人笑着应了,也不再多留,便告辞离去了。
秦氏领着姜姮往清梧院走,她还是想不明白安阳大长公主为何会替自己的长孙求娶姜姮。
虽然自己女儿在自己眼里样样都好,但她还是不敢相信安阳大长公主这样的人物只见了姜姮一面便要定她做长孙媳了。
到了清梧院,秦氏看向同样一脸疑惑的姜姮,突然鬼使神差般问女儿道:“阿姮,你莫不是见过那卫大公子?”
姜姮看着秦氏的眼睛,不忍心欺瞒她了,但她与卫暄见面几次都是情况凶险且不能对外说的事情。于是她折中了一下,决定只告诉秦氏云雾山遇险那次的事情。
她对秦氏道:“母亲,其实那次在云雾山,女儿掉进陷阱里是卫大公子出手相救。只是不方便让众人知道,所以才只说是我们三人自救爬出来的。”
秦氏一惊,随即明白女儿的意思,这种事情传出去确实影响声誉,女儿的考量也是对的。
姜姮见秦氏理解的表情,便将当日情形细细说与秦氏听。秦氏听了更是放下心来,这么说卫暄救了她的儿女一共两次,真是侠义心肠,人品正直啊!
秦氏随即联想到,莫不是卫暄那次对阿姮英雄救美,就此动了心思。可惜阿姮当时与陆景云尚有婚约,所以只能作罢。如今婚约已解,他便央求祖母安阳大长公主出面替他求娶阿姮?
不得不说,秦氏虽然没了解全部事情,但她猜的却是八九不离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