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乡之事彻底了结后,召公命令祭祀队伍加快继续行进,务必尽快赶到洛邑。
据洛邑宰报告说,已有关东诸国提前到达洛邑,并在洛邑周边驻军,虽然数量都不是很多,但如果这些诸侯聚集起来的话……
并希望召公加快行进速度,早点赶到洛邑,控制住局面。
召公接报,没有迟疑,立刻下令队伍开拔。
高甲接到开拔指令,立刻就将睡梦中的姬诵抱起来,就扔到了马车上,由于高甲以前从来没有干过侍候人的事,在把姬诵放进马车的时候,用力一扔,姬诵的头磕到了马车。
这可把姬诵一下子痛醒了,一睁眼见是高甲在旁,登时大怒道:
“高甲,你就不能轻点吗?我们是去洛邑,不是去逃命!”
高甲嘿嘿一笑,说是因为召公下令比较急,他也跟着心急起来,所以做事笨手笨脚的。
这时姬诵看向窗外,发现已不在常乡了,而自己还没带上常微,便又是一阵大怒。
高甲不明所以,便小心翼翼的问道:“太子,可是臣做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今日天刚亮,召公就下令队伍开拔,那时候太子还没醒,我就自作主张,将太子接到马车上。”
“还请太子见谅。”
姬诵也没心情和高甲扯这种事,便直接了当的问道:“你为什么不去把常微也接上?”
“昨日我答应人家要把她也带上的,你这是要我失信吗?”
“马上去派人折返回常乡,把微接上。”
姬诵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便又说道:
“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
姬诵当即命御者停下马车,又让一名骑军给他绑好战马,便骑上战马向常邑疾驰而去。
召公马车在姬诵马车后面,见到姬诵下车,召公还以为是姬诵要如厕,便没有理会,继续自顾自的闭目养神。
侍卫这时报告鹿鼎公骑马又往常乡去了,召公怒目圆睁,破口大骂道:
“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还不快去追?快去啊!!!要是走脱了鹿鼎公我要你们好看!”
高丁这时也纵马过来,一鞭子抽到高甲身上,把高甲痛到龇牙咧嘴的,正要骂道,扭头发现是自己大哥。
高丁没有给高甲开口的机会,飞也似的摧动战马前去追赶姬诵。
眼看常乡越来越近,姬诵的心情也逐渐放松。
姬诵不知道微有没有在等自己,要是微生气不和自己走了怎么办?
此刻的微,正在常乡瞭望台上看着远方,这是她和小君子约定好带她走的地方,小君子也在这里赐她氏,她相信小君子不会弃约而走的。
想着这几天和小君子的点点滴滴,微的眼泪流了出来。
这时,她发现远处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像是在向常乡方向奔驰。
“会是他吗?像他这样的贵君子怎么会记得我这种乡野之人?”
随着黑点越来越近变得逐渐清晰,常微发现真的是他!
看着近在咫尺的常乡,姬诵心情无比舒畅,他冲着常乡大喊一声:
“微——,我来接你了!”
微也在瞭望台上,大声的喊道:“少君——”
姬诵眼见微也在等着自己,便策马疾驰过去,微也急忙下到乡城外,待姬诵在土墙下勒住马,微也刚好下到城下。
这时高丁纵马带着一众战车刚好赶到,姬诵这时已经完全顾不得许多,将常微带到马车上,便开始慢悠悠的追赶队伍。
高丁这时候怎么敢去打扰,便把马牵上,令一战车前去给召公报信,让召公他们先行出发,他和太子随后赶上。
马车里,微哭的梨花带雨,姬诵便将微揽入怀中,安慰道:“今日召公安排时间紧张,并非有意将你抛下,也并非有意背约,万望谅解。”
微却起身对着姬诵一拜,说道:“下妾家中遭逢大变,幸得君子主持公道,手刃奸贼,以报血海深仇。”
“蒙少君不弃,微愿此生侍奉少君!以报少君之恩!”
姬诵听得此言语,已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两辈子的经历也没有为今天派上过用场。
只能点点头,微这时才发现姬诵的发髻经过颠簸,已是接近散乱,便让姬诵转身,由微来帮姬诵重新束起发髻。
仿佛新婚夫妇,清晨互梳发髻一般。
当召公得知姬诵纵马前去接一个女孩的时候,简直感到不可思议,不过很快又感到释然。
太子年幼,这不过是少年人的一时冲动罢了,待太子热情消散,还是会对这女子归于平淡。
召公于是下令,队伍继续行进至下一个城邑再等待太子,一起赶路。
召公早年追随先王平定西部方国,是有过行伍经历的,也是一个知兵的人,所以召公的队伍行进的很快,一中午的时间已经赶到下一个城邑,并于此城中等待鹿鼎公的队伍前来汇合。
而姬诵的这副身体毕竟才十岁,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