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人是一种极为双标的动物。”
“在好歹能吃饱饭的时候,即使有些困难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如果吃不饱,原本水草丰美变为了沙土,牛羊挺不过寒冷的冬天。”
“你说谁不会馋南边这一块大蛋糕呢?”
“这是动机。”
“而最主要的事情,则是灵气中心的迁移。”
“我们在之前秦朝灵气的故事中已经讲过了一个论点,那就是强硬的冷风往往会滋生出强硬的文明。”
“但问题就出在,华夏地方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任何强大的冷空气,也很少威胁到南方地区。”
“即使有,明年的副热带高压也会来一句,无所谓,我会出手。”
“这本质上是一道地理题目,所以学好文科并不会怎么你。”
“还能让你在写书的时候自圆其说。”
“忘了说,我高考文综二百多。”
“地理一项黑省第一。”
“回归脆弱的次元壁。”
“于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团来到逐渐荒漠化的黄土高原的时候,没了过多的阻挡与软化。”
“自然也就是灵气滞涩。”
“我说过,灵气这种东西它可以温暖,可以强硬,但是其中有一个限度。”
“所以这一股风,自然也就算不得灵气。”
“这也就是唐朝之后陕北地区再也没出过帝王的原因。”
“我们先说南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发现西北地区已经逐渐衰弱之后,人们是活的。”
“所以到了宋朝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来自冷风的武运已经开始有些衰落。”
“所以宋朝很温柔,因为主要的风,来自于太平洋上的亚热带季风。”
“在主灵气没了之后,下位者自然也就得上位。”
“奈何,这股风确实比不了之前。”
“但是,所谓物极必反。”
“因为变冷而逐渐无法活下去的北方游牧民族,穷则生变。”
“于是所谓的上帝之鞭出现,蒙古帝国的铁骑直接干到了莱茵河。”
“没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来自北方的灵气,重点出现了转换。”
“你既然寒冷,寒冷到了极致就也不是不能用,不是吗?”
“反正大家都快饿死了,那就一起死呗。”
“不过寒冷灵气的后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蒙古帝国如同彗星一般璀璨,但是并没有维持多久。”
“直到后来的元朝,说实话也强大,但是内在的问题很多。”
“只靠寒冷,无法传递万代。”
“当然,只靠温暖,也就会被后人觉得懦弱。”
“是非功过我不做评判,我也没这个资格。”
“我只是用熟知的历史,来讲我自己的理论。”
“接下来,则是更有趣的地方。”
“我说过,寒冷与温暖都是相互依存的,在小冰期度过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短时间的温暖。”
“这个小冰期没有持续多久,自然温暖也没有多久。”
“不过在元朝的尸体上,明站了起来。”
“冷知识,明朝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向北的国度。”
“为什么?”
“依旧是气候问题。”
“众所周知,北半球南热北冷是一定的,所以当小冰期结束之后,最先恢复的也是南方地区。”
“也许会有人问,不是还有黄土高原上的森林吗?”
“朋友,森林不是一天能长成的。”
“并且,某些创伤哪怕是海蓝星本身,也无法很快地抹平。”
“所以,逐渐强盛的太平洋季风也就成为了主流。”
“他们从南向北吹拂,如同大军行进的路线一般。”
“而也正是因为这场季风,或者说这种灵气,明朝的发展其实很...快。”
“事实上我们直到明朝的时候依旧是世界的巅峰,我们的火器一直领先世界,我们的贸易,我们的工业,甚至我们的小工坊,都是外人眼馋到不行的东西。”
“不过,短暂的温暖过后,依旧是严寒。”
“而这场严寒所带来的,我只能说是文明的倒退。”
“你可以说我有些偏激,但是我依旧觉得,有些人的罪过怎么骂都不为过。”
“也就在这时,季风沉寂了下来。”
“沉寂,就会带来沉默,就会带来一潭死水。”
“这也许是华夏灵气的末法时代,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我也只是一个该死的远古守望者。”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只是我想说一句,这种想法并不是我发明的。”
“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