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月哭了片刻,擦了擦眼泪,再次向天子行礼道,
“在王上面前失礼了,请王上恕罪。”
周建国在了解了狐月身世,再加上得知狐月对锋辰纳兰的中原文化的教育以后,
周建国知道狐月的思乡之情可能是非常重的,但是她却早已没有可以回去的故乡。
这成了周建国对狐月心里掌控的重要突破口,面对‘娘家人’这几个字。
狐月肯定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也许她都快忘了‘娘家人’这几个字。
周建国赶忙再次安慰道道,
“这些年受了不少苦吧?王室倾覆,天下动荡,万民受苦,都是寡人一人之错。希望狐月长老能明白寡人的苦心,两族和解以后,可以正常通婚,但是绝对不能再有劫掠。不能让这样的悲剧轮回上演。”
周建国这是在结合狐月的人生经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对狐月进行思想交流。
其实狐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部族不到难以为继她也不会同意自己的儿子带兵南下劫掠。
因为每次南下劫掠的时候,一旦与晋军交手,他们部族也会死伤不少人。
但是为了部族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们,他们还必须冒这样的风险。
狐月擦拭了眼泪,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天子行礼道,
“王上如若能提供粮食让我们部族度过这个冬天,我们部族上下从今往后任凭王上驱使。”
此时的狐月已经被天子在情感上彻底说服了,但是这种情感说服还是建立在天子眼下这绝对的实力上的。
但是如果只是依靠绝对实力,对方也不一定会心甘心愿的真正被降服。
周建国可是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女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感性,无论她多大年龄,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经历,始终都是感性的。
狐月已经算是非常理性的一个部族长老,还是被天子瞬间攻破了心理防线。
因为天子说提供赤狄部族过冬的粮食,狐月的表态并没有引起赤狄部族长老,还有留吁顿为首的将领们反感。
毕竟不用冒风险出来劫掠,就有过冬的粮食,简直就是救命恩人啊。
留吁顿立刻起身,对着天子单膝跪地,然后激动的说道,
“如果王上能为我们族人提供过冬的粮食。小人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为我们这次南下劫掠的罪行赎罪。”
周建国示意东野昊上前扶起留吁顿。
然后周建国再次说道,
“寡人不要你们赎罪,如果你们真的想赎罪的话,将来与我们边民和睦相处即可。”
此时谈判的氛围再次轻松了起来。
随后赤狄部族的长老们不停的给周建国行礼,有的还准备磕头。
他们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天子会如此慷慨。
其中一个长老非常认真的说道,
“只要我们草原上风调雨顺,我们一定为王上上贡我们部族最健壮的马匹,最可口的肥羊。”
刚刚他们几个人还在担心天子日后对他们上贡的物品索求太多,现在激动的主动要求上贡了。
周建国赶忙摆了摆手说道,
“你们不需要给寡人上贡,如果风调雨顺,你们牛羊健壮。完全可以拉到中原来卖,以前可能商路不通,山匪盛行你们都卖不上好价钱。寡人向你们保住,日后的晋国定会让你们放心南下。”
“敢问王上,又不需要我们上贡,又主动给我们提供过冬的粮食。这是为何啊?”一个长老带着困惑询问道。
这个长老问完以后,在座的赤狄部族的人,都非常不解。
因为这个时代谁会做亏本的买卖?天子这么做图啥呢?
他们也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好。
天子的做法完全像一个大善人。
周建国环视了赤狄部族的人一圈,然后一脸认真的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寡人的心里。你们也是寡人的臣民,你们受灾,寡人救助你们是寡人应该做的。不然寡人怎么能当这天下的天子呢?”
草原部族的人,常年受中原人歧视,甚至将他们归为野兽。
此时天子竟然公然表态,赤狄部族也是天子的臣民,他们并没有反感,反而有些受宠若惊。
因为天子的意思不是要奴役他们,而是将他们与中原的子民一样对待。
当天子这么一说的时候,连天子的人也都释然了,特别是赵子龙。
“王上将我们也视为子民吗?”狐月诧异的询问道。
周建国看了一脸诚恳的狐月说道,
“寡人要做天下人的天子,不单单是中原人的天子。寡人还要做你们草原上的‘单于’。听闻单于一词在草原上的意思是宽广的大地。寡人既要做中原人的天,也要做草原部族的地。王,本来就是通天,通地,通人者才为王嘛。”
周建国这番拆解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