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露出讶色:“哦?”
宁阳郡王的大公子,他倒是认识。身为宗室子弟,大公子时常能进宫来。皇帝封王开府之后,也偶尔与此人来往。印象中,这位大公子大皇帝两岁,颇为文静,生得一表人才。
“那位大公子一向是郡王的心病,一直不曾婚娶,郡王夫妇也不知道为他相了多少的闺秀,大公子就是不愿。”赵福德道,“其中原因么,从前总有传言说是大公子喜好断袖,可老奴他不喜欢与人厮混,倒是不像。近来才听说,那是大公子心中一直有人。那闺秀,也是出身大户,便是先帝时的太仆刘显的孙女。这刘娘子与大公子是早看对了眼,可宁阳郡王与刘家素来不睦,二人就一直这么拖着,一个不娶,一个不嫁。上个月,这二人突然私奔,两家急了,连夜去找。幸好他们也不曾走远,不过事已至此,名声坏了,郡王家和刘家都无法,这才终于点了头,成全了儿女。”
这事,赵福德说得不紧不慢,皇帝却听出了话里有话。
“与朕说这个,是何意?”他问。
赵福德微笑:“皇上明鉴,女史如今虽在宫里,可老奴看,她终有一日还要回扬州去的。皇上在京城,与扬州南北两隔,皇上真觉得,女史会愿意不清不楚地待在皇上身边么?”
皇帝愣了一
下,随即道:“朕是天子,想留一个女子待在身边,有何难处?”
“那是寻常女子。”赵福德道,“皇上,晏女史可是寻常女子?”
皇帝想说他们已经与从前大不一样,可张张口,话却出不来。
——谁要嫁你?
他想起了方才月夕说的话。
“皇上。”赵福德望着他,意味深长,“老奴虽是个太监,这辈子,却是见惯了男女之事。要终身厮守,第一步便是要生米煮成熟饭。否则,大公子和刘家闺秀,又怎会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