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萧狼先和萧邦两人觉得,分散力量的策略是有问题的,集中力量重点打击才是与中土作战取得胜利的正确思路!
而且不有再进行攻城战!宁愿绕道,宁愿拉长供给线,也要在平原地带与中土的两脚羊进行对决!中土没有那么多战马,从来都是以步兵为主,有马的骑兵与步兵对战,步兵从来都是菜!
在这样的作战思路指挥下,一百万大军绕道中卫,从静宁渡河直接准备攻击金安堡,如果中土不守金安堡,忽也达往前推进就是足坛基本不设防的内地平原地区,防无可防!如果要防守,那就得在金安堡宽达二十里的金安山口,与忽也达进行一场不公平的对决!
就算中土能拿出五十万的步兵进行防守,甚至一百万步兵进行防守,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骑兵杀死五个步兵绰绰有余,一百万大军能与五百万步兵对抗而不落下风!中土哪里能有那么多士兵?此战,中土必败!
小姨将须弥空间里塞满了满满的军资,带着中低级军官团火速支援金安堡守军,并没有打算再增援多少士兵,因为她认为,金安堡的三万五千步兵已经足够防守了!
因为现在云鹤也好,小姨也好,甚至紫衣她们也好,在看到了新的装备后,一致认为,以后的战争,人不再是绝对优势就会赢得战争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战争的模式已经改变了。
小姨她们一行人少速度快,提前三天到达金安堡,然后在金安堡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三万五千人全体出动,在小姨细致观察后的指定地区开始挖大大小小的坑,挖了坑以后往里边轻轻的小心翼翼的放进去一种掺杂了黑色丝状物的淡黄色油性物体,最后在某些地方埋了一些火绳与这些油性的液体相连接,当然也有一些黑色的粉粉装上了一些铁罐子或者陶罐子里边,再接上火绳的东西。
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以后都还不到一天半!还需要再等一天多,小姨实在是闲的无聊。又顺便做了好多鹿砦和拒马,放在须弥空间里备用。
等到忽也达的大军在萧邦的带领下终于来到金安堡的时候,小姨须弥空间里都已经放了七万多具鹿砦和拒马了!
在快靠近金安堡的戈壁滩上画了一条好粗的石灰线,并且隔不多远就写着:忽也达军士,擅过此线者死!
忽也达大军根本无视这个警告。开玩笑,这么多士兵劳师远征,让这么一条警告吓回去,还要不要混的?
而且忽也达的社会构成与中土不同,忽也达的部落平时都是牧民,当忽也达需要打仗的时候,现在叫大王,以前叫单于的首领一召唤,大家就立马变身成了士兵,不需要太多的职业军人,这样藏兵于民的做法,简直就是中土这样农耕国家的先天死敌!
带着刚刚五关失败的耻辱,也带着忽也达必须的信念,百万大军都不用安营扎寨,直接整理好队形就往金安堡防线推进。中土的兵书上说“兵贵神速”,忽也达也知道,好的东西总是要学习的,不然会让别人说忽也达没文化, 是野蛮人!
萧邦非常渴望一场漂亮的胜仗,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其它两院大王能力差。
等两军远远对峙的时候,百万大军和三万五的数量等级的差异特别明显,但是诡异的是双方的士气都异常的高涨,人数少的一方也并没有立马会打败仗的觉悟。
萧邦甚至还像模像样的叫了战将前去搦阵,只是对方根本就没有人出来,在他们的阵前,摞满了鹿砦和拒马,七万多具呐,能不多嘛?!
小姨看着金安堡两边小山头上观察哨的小旗,确定对方所有兵士都已经进入有效打击圈,毫不犹豫的拿起手里的帅旗,横8字形迎风挥舞。
忽也达的兵将看着这边这个莫名其妙的动作,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不过已经不关键了,他们马上就明白,这个动作代表的是死亡!
在忽也达兵阵前方十来米的地方,突然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一排爆炸点,平平的直直的,贯穿了金安堡整个战场的总宽度,然后开始迅速往军阵的方向移动,差不多三米就是一排,三米就是一排,这种爆炸产生的黑烟、黄烟遮天闭日,声音大致根本听不到人嘶马叫的任何一点声音了,后方的军士看到前边出现异常情况,甚至连一个转身都还没有来得及,爆炸就已经延伸到了队伍的最后段,甚至都还延伸出去了将近一百米!
小姨那是怕跑掉了敌人呐!
在小姨刚刚开始摇动旗帜的时候,所有中土士兵就动作整齐划一的跳进面前已经提前挖好的躲避坑道里,并且深深的埋头,紧紧的伸手抱住自己的脑袋,就边小姨也是摇了几下旗子就赶快跳下躲避坑同样抱头蹲好!
飓风一样的冲击波向着四面八方冲击而出,飞沙走石好像有大妖在作法!
在场的忽也达军士,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生还!